赖清德上台后,民进党内部的人事任命成了岛内外关注的焦点。

一批曾在大陆有过经济往来的官员被推上高位,外界给这些人起了个贴切的绰号——“台海双面人”。

这事儿听着就挺耐人寻味:这些人以前靠大陆赚钱,现在却在台湾搞对立,到底是咋回事?

一、这些“台海双面人”都是谁?

先说说这几个被点名的人物,民进党这次任命的几员大将——卓荣泰、郑丽君、潘孟安、顾立雄——都有一个共同点:以前跟大陆有经济或业务上的联系,但现在却在台湾这边站稳了对抗的脚跟。咱一个一个来盘。

1.卓荣泰:从沟通桥梁到划清界限



卓荣泰,1959年生的台北人,现在是台湾省“行政院长”。这家伙早年跟着谢长廷跑大陆好几趟,参加过祭祖、参访之类的活动,当时看着像是想给两岸搭个沟通的桥。谢长廷那时候在两岸关系上还算温和,卓荣泰跟着也沾点“务实派”的光。可这几年,他的调子变了,公开喊话说“两岸可以比邻而居,但绝无亲缘可言”,这话听着就是要把台湾跟大陆彻底切割开。2019年他当民进党主席时,就已经在党务上搞改革,摆明了要在两岸议题上跟大陆划线。现在坐上“行政院长”的位子,他的态度更不用说了,基本上就是延续赖清德的路线。

2. 郑丽君:老公赚大陆钱,自己搞“去中国化”

郑丽君,1969年生,现在是“副院长”,之前2016到2020年干过文化部长。她本人的履历跟大陆没啥直接联系,但她老公沈学荣就不一样了。沈学荣在2008到2016年间在大陆投资办厂,赚了不少钱,这事儿在台湾不算秘密。郑丽君当文化部长那会儿,推的文化政策全是冲着“去中国化”去的,比如削弱两岸的文化联系,捧“台湾本土意识”。她老公靠大陆发财,她自己却在台湾拆文化纽带,这反差够讽刺的。现在升到“副院长”,她的政策影响力只会更大。

3. 潘孟安:从台商高管到“台独”推手

潘孟安,1963年生,现任中国台湾地区民进党中常委,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秘书长。以前干过屏东县长。这家伙早年在大陆混过,在汕头经济特区当过台商企业的总经理,对大陆市场门儿清。后来回了台湾,摇身一变成了“台独”支持者。当屏东县长时,他就在地方政策上使劲儿推赖清德的理念。现在当了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秘书长,算是赖清德的左膀右臂,负责落实上头的意图。他这经历,从大陆赚钱到台湾搞分裂,也是典型的“双面人”路子。



4. 顾立雄:律师变国防部长,立场转得快

顾立雄,1958年生,现在是台湾地区防务主管部门负责人,之前是律师出身,给不少政治人物当过代理人。他早年也去过大陆,帮台商处理过法律事务,业务能力挺强。可这几年,他彻底倒向民进党,成了赖清德团队的核心人物。出任台湾地区防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后,他的任务就是盯着两岸军事态势,摆出一副强硬架势。他从帮台商打官司到管国防,转得不可谓不快,立场也跟以前判若两人。

二、这些任命背后有啥门道?

民进党把这帮“台海双面人”推上来,这里面既有政治算计,也有战略调整的意思。

咱从几个角度拆开看看。

1. 用“知陆”的人搞对立,算盘打得精



这几个人有个共同特点:他们都了解大陆。卓荣泰去过大陆好多次,郑丽君老公是大陸生意人,潘孟安在大陆当过高管,顾立雄给台商干过法律活儿。民进党看中的就是他们这份“经验”,觉得这些人知道大陆的底细,能在政策上更有针对性。可问题在于,他们现在干的事全是跟大陆对着干。卓荣泰喊分离,郑丽君拆文化,潘孟安推“台独”,顾立雄备战。

2. 强化台湾身份认同的工具人

赖清德上台后,民进党一直在推“台湾主体性”,这帮“双面人”的任命正好是这战略的一部分。他们以前靠大陆吃饭,现在却站出来反对大陆,这不就是在给台湾民众洗脑吗?意思是“连这些跟大陆打过交道的人都觉得大陆不行,咱们更得跟它划清界限”。

3. 内部平衡和外部压力下的妥协

民进党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赖清德上台后,既要安抚激进的“独派”,又得应付外部压力,尤其是美国那边的态度。这帮“双面人”正好是个折中选择:他们有经验,能干活儿,又不至于像苏贞昌那样公开叫嚣,显得太挑衅。这种组合看着像是平衡内部派系,同时给外界留点余地。



三、公众和政治圈怎么看?

这波任命一出,岛内外的反应可是五花八门,有人点赞,有人骂街,热闹得很。

有些人觉得这事儿挺靠谱。毕竟这几个人都跟大陆打过交道,懂怎么跟对岸玩儿,知道大陆的套路。尤其在现在两岸关系这么僵的情况下,用这些“知陆派”来管行政、文化,听着就比那些光会喊口号的强。支持者觉得,这帮人能把政策弄得更接地气,不至于瞎搞一通。

反对的声音也不少。很多人担心,这帮“双面人”以前靠大陆赚钱,现在却反过来搞对抗,立场到底靠不靠谱?万一哪天政策翻车,或者他们跟大陆还有啥私下联系,那不就麻烦大了?还有人觉得,这是在动摇“台独”的根基,毕竟这些人的履历看着就不够“纯正”,让激进派心里不踏实。



民进党内部对这波任命估计也有争议。激进派可能觉得这些人“不够绿”,怕他们拉后腿;温和派则觉得这是个聪明招,能稳住局面。对手国民党肯定不会放过这机会,已经开始拿这事儿攻击民进党,说他们“用人不当”“虚伪至极”。

四、未来会咋发展?

这帮“台海双面人”上位,接下来的戏码肯定不简单。他们的选择不光影响台湾内部,还会给两岸关系扔下个大问号。



卓荣泰和郑丽君这对行政搭档,估计不会像苏贞昌那样跳出来硬怼大陆,但他们的动作可能会更低调、更阴柔。比如在经济上搞“小动作”,在文化上继续“去中国化”,表面上不挑衅,实际上步步为营。潘孟安在总统府那边,基本就是赖清德的传声筒,负责把上头的意思落实下去。顾立雄管国防就更直接了,军事上的部署只会越来越紧,盯着台海那块儿不放。

这帮人上台后,两岸的交流渠道估计得再缩水。以前还有点经济、文化上的互动,现在看这架势,民进党是铁了心要把路堵死。尤其是顾立雄在国防部盯着,军事对峙的味儿只会越来越浓。

这几个人的政治前途,跟两岸关系绑得死死的。如果他们干得顺,能帮赖清德稳住局面,民进党的路线还能再硬几年。可要是搞砸了,比如经济崩盘或者军事上失误,那不光他们自己得下台,整个民进党的两岸政策都得跟着调整。说白了,他们是赖清德手里的一把牌,打得好坏,直接决定未来几年台海的温度。



民进党这波操作,说实话挺有意思。一边是用人上的“务实”,挑了这些跟大陆有交集的人;一边是政策上的“虚伪”,明明靠大陆赚过钱,现在却反过来咬一口。这帮“台海双面人”的履历和立场,摆明了就是个矛盾体。他们以前靠大陆吃饭,现在却在台湾搞分裂,这反差看着就让人觉得别扭。

从两岸角度看,这事儿没啥好兆头。

民进党用这些人,摆明了是要把对立进行到底,交流的门估计越关越紧。总的来说,这帮“台海双面人”上位,是民进党的一次赌博。赌赢了,赖清德能多混几年;赌输了,整个台湾都得跟着吃苦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