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一句“揍一顿”,就像往平静的台海扔了颗炸弹,直接把两岸舆论炸得沸沸扬扬。
2024年12月7日,这位复旦大学的大陆教授在节目里掷地有声地说出这话,台湾岛内蓝绿阵营瞬间炸锅,街头抗议声浪一波接一波,大陆网友则一边倒地叫好。
沈逸是谁?从上海弄堂到复旦讲台
要聊这事儿,先得搞清楚沈逸是啥来头。
他1976年11月6日生在上海,黄浦江边长大的本地人,1995年,他考进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19岁就迈进了这所名校的大门,开始了他的学术路。
2005年,他拿下法学博士学位,留校当了老师,后来一步步混成了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在还是复旦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的主任。
沈逸的研究方向挺硬核,主要是国际关系、网络安全和全球网络空间治理。
他不是那种只窝在书斋里啃书本的学者,2004年赴香港大学历史系美国研究中心访问交流,2008年在美国乔治敦大学访学一年,盯着美国的科技政策和网络安全战略看了个透。
2013年,他出了一本书叫《美国国家网络安全战略》,把美国在这块的政策演变梳理得清清楚楚,圈里人都说写得扎实。他的论文也不少,国内外期刊上都能看到他的名字,算是这个领域的扛把子。
教书方面,沈逸也挺有料。
他在复旦开了《信息安全与国际关系》《全球网络空间治理概论》这类课,用数据和案例讲得头头是道,学生挺买账。
他还带了不少研究生,指导他们搞研究。
2013年,他拿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奖二等奖,2016年又得了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连高层都采纳过他的咨询报告,说明这人不是光说不练的主儿。
不过,沈逸真火起来,还是因为他在媒体上的表现。2015年,他在观察者网聊自己用VPN翻墙查资料的事儿,语气坦荡,网上一下就炸了。
到了2024年12月7日,他在节目里聊台湾问题,直接扔出“揍一顿”的炸弹,彻底把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这人从上海弄堂走出来,到复旦讲台,再到镜头前,靠的是真才实学和敢说真话的劲儿。
“揍一顿”咋来的?节目里说了啥
2024年12月7日,沈逸上了一档访谈节目,聊国际局势,重点说到台湾问题。那天上海天气阴沉沉的,他在演播室里侃侃而谈,先从历史讲起。1949年两岸分治,国民党退到台湾,后来几十年里,岛内“台独”活动慢慢抬头,尤其是民进党上台后,动作越来越大。他提到1840年鸦片战争后,台湾被荷兰、法国、日本轮番殖民,日本人还搞了“去中国化”教育,解放战争后蒋介石退守台湾,民进党又彻底抛弃“一个中国”原则,跟外部势力勾勾搭搭。
沈逸拿数据说话,2023年台湾外贸出口总额4324亿美元,对大陆出口1500亿,贸易逆差800亿,经济上靠大陆靠得死死的。他点了点桌子,说台湾当局一边吃大陆的经济红利,一边把大陆当威胁,推“两国论”,还编些“阴谋论”忽悠老百姓。他语气硬起来,说2300万人口的地区老挑衅14亿人口的大国,不是勇敢,是找抽。
关键时刻,他扔出那句“台湾问题,只要揍一顿就行”。这话不是他原创,是引用台湾媒体人蔡正元的观点,意思是对死硬“台独”分子,光靠善意没用,得用硬手段让他们明白厉害。他接着说,大陆对2300万台湾同胞敞开怀抱,但对少数顽固分子得雷霆出击,国家统一是底线,没得商量。节目播出去,网上立马炸了锅。
台湾岛内炸毛了,大陆网友却拍手叫好
2024年12月8日,台北的报纸头条全刷了沈逸这话。蓝营开记者会,说他挑拨两岸关系,绿营直接上街抗议,标牌上写“和平无价”,喊得嗓子都哑了。
台湾网民吵翻天,有人觉得他戳中真相,说得痛快;更多人骂他粗暴,叫嚣“要民主不要威胁”。绿营还开了集会,把沈逸定性为“战争贩子”。
大陆这边完全另一番景象。社交媒体上,沈逸的发言被转疯了,评论区全是“说得好”“硬气”“早就该这样”的声音。
有台湾经济离不开大陆,统一是早晚的事儿,反正“台独”蹦跶不了几天。
也有少数人担心,这么强硬会不会把事儿闹僵,但支持的声音明显占上风。
12月11日,台湾“立法院”里也吵开了,绿营议员拍桌子骂沈逸,蓝营反击说经济现实摆在那,统一是大势。
12月12日,国台办回应,说沈逸是个人观点,但反映了民众对“台独”的怒火。
台湾问题为啥这么敏感
沈逸这话听着狠,但得放历史里看。
1840年鸦片战争后,台湾被割让给日本,50年殖民让岛内文化被硬生生掰了一道弯。日本投降后,1945年台湾回归中国,可没几年,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两岸就这么分开了。
冷战时,美国拉着台湾当棋子,搞“两个中国”,后来大陆崛起,1971年联合国2758号决议确认一个中国,台湾的“国际空间”越来越小。
民进党上台后,情况更复杂。1996年台海危机,大陆军演震慑“台独”,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出台,摆明武力不是摆设。
可民进党不死心,2016年蔡英文上台后变本加厉,靠着美国撑腰搞小动作。
沈逸说“揍一顿”,其实是戳破了这层窗户纸——“台独”再闹,底线在这儿,谁也别想越过去。
经济上,台湾离不开大陆。
2023年数据摆着,1500亿出口到大陆,台积电这些企业没大陆市场早玩完了。大陆还给台企各种优惠,台胞来大陆读书、工作也越来越多。可岛内当局不领情,一边拿好处一边挑衅。
两岸撕得更开了
去年12月15日,台湾“行政院长”跳出来说要跟美日加强军事合作,摆出一副硬抗到底的架势。大陆外交部回怼,说勾结外部势力没好下场。
12月16日,沈逸发长文,说统一是历史必然,反对的是“台独”不是和平。岛内又组织“反战”集会,喊着“和平共存”,但声势比之前小了点。
12月23日,台湾还搞军演,我方立马警告“别挑衅”。沈逸也在博客上提建议,说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得跟上,和平统一才是目标。12月30日,他在网上发新年寄语,呼吁两岸携手,获赞数万。
这一个月,风波没停过。台湾社会吵得不可开交,有人反思历史,有人死扛“台独”。
在我们这边,沈逸的观点成了舆论主流,连带着统一的声音更响了。国际社会看着热闹,但没人敢真下场,两岸的裂痕倒是更深了点。
结语
这事儿深意在哪儿?沈逸一句话,撕开了两岸关系的遮羞布。历史证明,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际法也认这个理儿。
沈逸这话糙,但戳中了大陆人对“台独”忍无可忍的心态,也让台湾社会不得不面对现实——经济靠大陆,安全也离不开统一。
两岸未来咋走?和平统一是大方向,但“台独”不收手,硬碰硬估计跑不掉。沈逸这把火,烧出了民意,也烧出了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