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王文远围绕做好涉企保证金规范管理、落实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要求等方面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三措并举进一步做好国务院部门涉企保证金规范管理工作

中国日报记者:涉企保证金作为涉企收费事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对涉企保证金开展了规范管理。可否介绍一下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的考虑?

王文远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部署,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对国务院部门涉企保证金进行清理规范,取消了没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或未经国务院批准的涉企保证金项目,对保留的保证金项目正式建立国务院部门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制度并向社会公开,各地区也参照制定了本地区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制度并公开发布。制度要求目录清单之外的涉企保证金,一律不得执行,且行政机关新设立涉企保证金项目,必须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经国务院批准,这样就从制度上对涉企保证金征收和管理进行了规范,对稳定社会和企业预期发挥积极的作用。

2023年、2024年我部、财政部两次印发公告,对国务院部门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进行优化调整,为减少对企业现金的挤占,全面推行保函(保险)替代现金保证金,要求对按规定允许保函(保险)替代的保证金项目,企业均可用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保函(保险)的方式缴纳,任何单位不得排斥、限制或拒绝,切实减轻企业资金压力。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通过年度企业负担调查定期了解涉企保证金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将此作为全国减轻企业负担督查的重点内容,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实施督导检查,持续推动涉企保证金清理规范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下一步,我部将发挥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牵头作用,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做好国务院部门涉企保证金规范管理工作。一是每年动态调整目录清单内容,推动相关部门减轻企业保证金负担,扩大保函(保险)替代现金保证金范围。二是建立健全监督检查长效机制,强化对涉企保证金违规行为的查处和问责,通报典型案例,形成震慑效应。三是组织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通过政府网站和公共媒体等渠道,加强对涉企保证金政策和目录清单的宣传解读,发挥全社会监督作用,积极回应企业诉求,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四项举措落实《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

第一财经记者:请问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牵头单位,下一步在全国减轻企业负担重点工作中对落实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要求有何考虑?

王文远

一直以来,我部积极发挥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牵头单位作用,会同成员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国务院工作安排,加强助企纾困政策落实,强化涉企违规收费等问题整治,不断优化企业服务,为持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稳定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认真落实《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出台2025年全国减轻企业负担工作实施方案,将规范涉企收费行为作为重要内容,细化实化有关工作举措,明确责任分工,督促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抓好落实。二是组织开展全国企业负担调查,跟踪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成效,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了解企业税费等负担问题和有关政策诉求,编制企业负担调查报告并对外发布。三是举办全国减轻企业负担政策宣传周活动,会同各成员单位和各省减负部门,系统总结涉企收费长效监管的经验做法,编印发放政策手册,开展多种形式政策宣传,帮助企业知晓和享受政策,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四是组织全国减轻企业负担专项督查,推动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并将企业负担调查和第三方评估等反映的违规问题作为检查的重点内容,督促有关方面抓好问题整改,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公众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