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技术普惠”成为一场行为艺术。

3月30日,深圳坪山燕子湖国际会展中心,传祺办了一场名为“千里智行 始于向往”的用户派对。与其说是发布会,不如说是一场“技术普惠”的行为艺术——跨界艺人、工程师与用户同台,把激光雷达、OrinX芯片、华为架构这些冰冷术语,硬生生掰碎了喂给消费者。

而主角传祺向往S7,以限时价16.98万-22.38万元登场(国补后低至15.48万起),直接掀了20万级市场的桌子。



让机器学会“人类思维”

传祺向往S7的智驾系统,像一位“拥有超感官的AI司机”

27组传感器中,那颗25mm厚的超薄激光雷达堪称工业美学典范。相比主流45mm「瞭望塔」式设计,其风阻系数降低0.01Cd,风噪减少2dB——这相当于在120km/h时速下,车内噪音直降3个咖啡研磨机的声响级别。更关键的是,200米探测距离与厘米级精度,让系统可提前7秒预判施工路障(以城市60km/h时速计算),实现真正「无感避险」。



广汽与Momenta共创的端到端大模型,本质是让AI学习人类驾驶的「肌肉记忆」。不同于分段式架构的机械执行,这套系统在遭遇加塞时,会像老司机般微调方向而非急刹;面对极窄车位,则模拟驾校教练的「慢进快打」策略。实测数据显示,其城区复杂路况接管率比行业均值低42%,泊车效率提升50%。



引入华为执行拓扑架构,如同给车辆植入敏捷反射弧。信号延时降低30%意味着:当相邻车道货车突然掉落物品时,系统能在0.2秒内完成制动决策(人类平均反应时间0.5秒)。这种「条件反射式」智驾,让S7在深圳华强北的「电瓶车洪流」中,展现出堪比十年出租车司机的穿行能力。



很多媒体实际路测的视频中可以看到,这套系统在高速、高架上实现“全程0接管”,城区魔鬼路段亦能从容穿行。更惊艳的是23秒极速泊车,以及“无图全场景覆盖99.9%道路”的能力——北京胡同、重庆8D立交,全国所有城市,有路即可通行,彻底扒了“高精地图依赖症”企业的底裤。

某些品牌把激光雷达当奢侈品卖,传祺S7直接把它打成“白菜价”——技术不应是溢价借口,而是普惠工具。



“一车三用”羞辱场景焦虑

传祺S7的“一车双模”黑科技,“智能混动+超级增程”两种模式,“纯电、插混、增程”三种选择;,本质是给用户发了一张“全场景通行证”。



日常通勤用205km纯电续航(30%-80%充电17分钟),成本低至每公里3分钱,堵车时还能笑着看油车车主肉疼;周末切“超级增程”,馈电动力零衰减,静谧性吊打某些增程器的“拖拉机声效”;长途用“智能混动”,1150km综合续航让里程焦虑沦为笑话。



操控层面更显傲慢。AI智电四驱系统实时分配扭矩,雨雪路面稳如老狗,零百加速5.9秒打脸“电车没灵魂”论调。



广汽自研的钜星智控底盘,吸收保时捷工程师的「弯道平衡法则」,传祺将悬架刚度调校至「柔中带韧」状态:高速过弯时侧倾角减少3度(同级平均5度),碎石路面滤震效率提升40%。这种「德系操控基因+本土化适配」,底盘操控的表现让某些50万级的“运动SUV”颜面扫地。

传祺的潜台词很直白:别拿“豪华”当遮羞布,技术到位了,20万也能教你做人。



移动豪宅的“空间哲学”

坐进传祺S7的座舱,会颠覆你对20万级车型的认知。30㎡超柔皮质包覆(含NAPPA真皮与麂皮顶棚)、20L智能冰箱,诠释了何为“移动豪宅”。而高通8295P芯片驱动的智能座舱,支持四音区交互与24条连续指令,DeepSeek AI助理甚至能即兴创作歌曲,堪称“全家人的社交中心”。



30㎡皮质的触觉革命,超柔水润皮的触感比NAPPA软20%,慢回弹海绵层以15mm厚度实现「落座无感承托」。二排137度躺角配合电动腿托,形成「人体工学微笑曲线」——这个角度经广汽联合华南理工大学测算,可使腰椎压力降低34%。



视听体验上,17.3英寸3K吸顶屏+22扬声器杜比全景声,配合“日照金山”升降音响与天际线氛围灯,让后排秒变“剧院黄金席位”。传祺用一句话总结:“这不是车,是全家人的第二客厅。”



79.6%得房率的秘密,在于将车高设定为1.78米——比理想L7参数图片)低4cm以降低风阻,却通过纯平地板与薄型座椅设计,让后排头部空间反增3cm。34处储物空间中,门板槽可竖放1.5L矿泉水,中控台下镂空区域兼容女士手提包,这种设计堪称「空间微积分」。

传祺S7用“场景化体验”重新定义豪华——真正的奢侈,是让每一寸空间都服务于生活。

1300万公里的“安全证言”

安全是传祺S7的“隐性豪华”。其笼式盾甲车身采用热成型钢,强度对标核潜艇;53项碰撞测试远超国标,10气囊保压时间达20秒(行业平均6秒)。



乘员舱热成型钢比例达24%(行业平均15%),B柱抗压强度1500MPa——这相当于指甲盖大小区域承受1.5吨重物。53项碰撞测试中,包含8种超越国标的「刁钻角度」撞击,例如15度斜角追尾测试,模拟真实高速连环碰撞场景。



不同于主流的三元锂电化学防护,传祺新一代弹匣电池在电池包内植入「隔膜防火墙」,即使遭遇Z型对折(模拟底盘严重刮擦)或麻花式扭转,也能在热失控前物理阻断反应,彻底杜绝起火风险。这种「硬核安全观」,在遍地碎石的新疆独库公路上显得尤为重要。



更硬核的是,传祺投入1143台测试车,累计1300万公里等效里程(绕地球325圈),通过用户共创数据持续优化系统。工程师的承诺很直白:“我们不造试验品,只造经得起时间拷问的工业艺术品。”

在新能源时代,可靠是最大的诚意——传祺S7用1300万公里测试,为“安全”写下注脚。



技术普惠“长期主义”

传祺的策略很清晰:用顶格配置填平溢价,用极致权益绑定长期信任。

顶配Ultra四驱激光雷达版国补后仅20.88万元,入门Pro版下探至15.48万元。4月30日前下订用户,可享“3000元抵9000元尾款”的限时礼金,叠加价值2.5万元的城市NDA功能、300万元智驾保障等权益。并且为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呵护”:首任车主三电终身质保、7×24小时直服、终身道路救援,以及3年娱乐流量包。

这些权益背后,是传祺对“可靠”二字的承诺——技术可以迭代,但品质必须永恒。



燕波观察

传祺向往S7的野心,不止于成为「20万级最优7系」,更试图重构市场对「技术价值」的评估体系。当25mm激光雷达突破硬件堆砌逻辑,当1300万公里测试成为信任货币,当华为技术基因注入自主品牌——这场发布会或许正在书写新叙事:中国智驾的终极战场,不在参数表的攀比,而在真实场景的征服。

向往,是比远方更远的抵达。

这台车要抵达的,或许正是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平权」的理想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