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网约车从事网约车运营,难免会出现各类交通违章。

而一旦驾照分濒临被记满后,有些司机就动起了歪心思,私下找各种黄牛进行代缴消分。而这其中,其实暗藏风险。

日前,上海徐汇区的一起案例,就揭示了隐藏在“代缴消分”灰色领域的违法行为。

2024年7月22日,徐汇区交警支队发现一起“买分卖分”的违法行为,排摸后锁定犯罪嫌疑人余某某、穆某、黄某某。

2023年,职业黄牛穆某通过某二手车群,看到余某某发布的兼职广告,通过某软件可修改《公安交通管理简易程序处罚决定书》的结果。



于是,在利益的驱动下,二人搭上了。余某某为了牟利,还制作了有伪造公司印章的单位证明,用于代他人处理交通违章。



据穆某交代,有些网约车车主私下找他处理违章,因为车辆归属公司,他们无法查证违章记录。穆某便在查到违章记录之后,把警告改成罚款100元,或者改掉扣分情况,然后发给客户,以此来牟利。

因为没有车辆所属公司的授权书,穆某在网上找刻章为生的黄某伪造证明材料,约定刻一个公章30元。每完成一单,黄某某都心存侥幸将私刻的公司印章直接销毁,企图逃避法律的制裁。

承办检察官审查后认为,穆某正是利用部分网约车车主图省事,怕被公司知道车辆违章,私下找其处理的心理,承揽代办业务,一方面指使余某某利用绘图软件篡改处罚决定书结果,变造出“以假乱真”的文书后骗取客户钱款。另一方面,通过黄某某伪造相关公司的印章,制作虚假的公司证明,用以代他人违规处理交通违章。

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徐汇区法院以变造国家机关公文罪,判处被告人穆某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伪造公司印章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以变造国家机关公文罪,判处被告人余某某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四千元;伪造公司印章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六千元。

以伪造公司印章罪判处被告人黄某某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元。

而相关涉事的网约车司机,也会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在这起案例中,承办检察官提醒广大网约车司机,机动车存在交通违章的,要通过正常途径缴纳罚款销分,切勿走捷径,找黄牛“代办销分”或“买分卖分”,一旦被发现,后果很严重。

在现实中,你是否也有类似行为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