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昌伟 记者 徐晓安)一纸万象生,巧手刻春光。日前,在春光正好的独墅湖畔,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在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开展。苏州非遗剪刻纸传承人吴永林、倪婉文,受邀与师生们一起参加“杏林风”七巧艺堂之“非遗润心·巧手剪春”主题活动。他们以刀为笔,在朱红宣纸上勾勒出姑苏春韵。
吴永林为学生们讲解苏州剪刻纸历史和部分代表作,《群鹿》踏青苔跃然纸上,《拙政园》月洞门内疏影横斜,剪刻纸艺术的精妙让学生们连连称赞。“原以为只有手术刀追求精准,刻刀竟也讲究‘入纸三分’的力道。”学生李琎阳说。
活动现场,倪婉文手持特制弧口刀,带领同学们解构苏州园林的美学基因,“花窗不是框景,是让时光驻留的取景器”。红纸碎屑如落英纷飞,一幅苏州园林的花窗奇石景跃然纸上。在倪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手中的红纸仿佛有了生命力,《园林中的假山逸趣》透过花窗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玲珑的假山石,《锦鱼跃龙门》跳跃着的姿态寓意着同学们逢考必过。活动中,学生杜晓湄感慨地说:“看着自己亲手刻出的锦鱼,我深深感受到传统文化就在我们的指尖跃动,焕发着新的生命力。”
“刻刀划开纸页的瞬间,我仿佛听见了古籍修复师揭裱古卷的声音。”学生谢鹏鹏在创作手记中写道。这位总与显微镜为伴的医学生,此刻正用0.1毫米的刻刀雕琢《园林中的假山逸趣》。“原来柳叶刀与刻刀,都在修复生命的残缺之美。”
据了解,“杏林风”七巧艺堂是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的品牌活动,专注于医学人文教育,引导医学生在沉浸式学习中涵养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