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 · 知古通今|周二 · 牧夫专栏

周三 · 太空探索|周四·观测指南

周五·深空探索|周六·茶余星话|周日·视频天象

编译:王启儒

校对:牧夫天文校对组

后期:胡永葳

责任编辑:王启儒


一张全球变暖百年演示图

美国宇航局和科罗拉多州的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的最新研究显示,3月22日,北极海冰覆盖面积达到了年度峰值。然而,年度峰值并非历史峰值,相反的,当时的海冰面积仅为1433万平方公里——这是有记录以来北极冬季海冰面积的最低值

更糟糕的是,NASA的科学家们还发现,今年南极夏季海冰在3月1日时已缩减至198万平方公里,与有记录以来的第二低值持平。两极地区海冰的大量减少,导致全球海冰总面积降至历史新低。2025年2月中旬,全球海冰覆盖面积比2010年之前的平均水平减少了约250万平方公里。这些消失的海冰面积大致相当于美国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整个大陆地区。

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冰科学家林内特·博伊瑟韦尔在一份声明中说,“这对未来可不是个好兆头。”


以南极为例,介绍全球气温升高1.5℃会带来何种影响

覆盖北极的海冰在该地区的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例如影响动物的繁衍生息和觅食方式。而且,冬季海冰减少时,风暴通常会变得更加剧烈,海岸侵蚀也会加剧。当夏季融化的海冰比冬季冻结的更多时,就会出现海冰减少的情况。去年是有记录以来地球最热的一年,此外,2024年也是化石燃料全球碳排放量创纪录的一年

科学家们通过使用卫星来追踪微波范围内的自然辐射来测量这些数据——开放水域和海冰的辐射是不同的。“目前还不清楚南半球是否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常态,即全年海冰持续处于低水平,还是南极只是处于一个过渡阶段,未来几年海冰水平会恢复到之前的水平。”美国冰雪数据中心的冰科学家沃尔特·迈尔在同一份声明中说。

我们或许将站在人类历史的另一个“转折点”上,今年的海冰情况延续了科学家们数十年来一直在追踪的下降趋势。按照唯物辩证法规律,量变终将带来……

AI

AI一角

5

腾讯元宝

13:14

两极变暖将带来哪些影响?

两极变暖是全球气候危机的核心问题之一,其影响不仅限于极地本身,还通过复杂的反馈机制波及全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以下是综合多学科研究的主要影响:

一、海平面加速上升与沿海威胁,包括:冰盖消融、海水热膨胀;二、全球气候系统的连锁反应,包括:极端天气频发、洋流与气候模式改变;三、生态系统崩溃与生物多样性危机,包括:极地特有物种濒危、永久冻土碳释放;四、社会经济与地缘政治冲击,包括:资源与航道争夺、农业与粮食安全等。

13:16

我们该如何防治两极变暖?

防治两极变暖需要系统性行动,需从减缓气候变化、保护极地生态、国际合作等多维度切入。以下是综合多方研究的策略框架:

加速淘汰化石燃料,推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占比提升至全球能源消费的70%以上。例如,北极航道开发需配套清洁能源船舶技术,减少航运碳足迹。

建筑、工业和交通领域推广节能技术,如绿色建材、智能电网和电动汽车。

部署直接空气捕集(DAC)技术,强化工业排放碳捕捉,目标到2035年实现全球年封存10亿吨二氧化碳。

全球森林覆盖率每增加1%,可吸收约25亿吨二氧化碳。需严格限制北极冻土区开发,防止冻土解冻释放甲烷。

保护南极磷虾等关键物种,限制过度捕捞;推广“蓝碳”项目(如红树林修复),增强海洋碳汇能力。

加强冰盖消融、海洋酸化等数据的实时监测,中国秦岭站等科考站可为极地生态建模提供支撑。

人类还是需要,自己救自己呀!

上下滑动,查看聊天记录

——The End——

『天文湿刻』 牧夫出品

微信公众号:astronomycn


大工程

谢谢阅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