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对维持生态平衡意义重大。4月1日上午,记者从国家电网获悉,在巴西南大河州,随着巴西CPFL输电公司的工作人员在T199号杆塔上将防护挡板顺利安装到位,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技术团队完成输电线路防护挡板跨国现场安装的首次指导工作。
这也是“中国输电线路涉鸟防护经验”首次成功在国际上被借鉴落地。江苏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随着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大批珍稀候鸟选择在江苏生存繁衍。
从2017年开始,国网江苏电力创新研发设计环氧树脂防护挡板,大幅降低线路因东方白鹳等候鸟活动污损发生故障的概率,该示范经验多次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吸引了海外同行的关注。
此次跨国经验交流实践,源于中、巴两国电力部门长达七年的技术互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了解到,巴西CPFL输电公司曾在2018年、2024年,两次赴中国江苏扬州考察电网安全防护管理工作。
就在去年12月,国网江苏电力为巴西CPFL输电公司定制了300块轻型环氧树脂防护挡板。
今年3月运抵巴西后,江苏又选派4名专家于3月20日赴巴西指导安装调试。
作为试点:近十天来,中巴团队选定了南大河州中南部两条230千伏输电线路的77基杆塔,线路总长219.7公里,穿越大西洋森林、潘帕草原等多个生态系统。
最新数据统计显示:仅2024年6月至10月间,这两条线路因鸟类活动引发跳闸事故,就达到了5起,严重影响到了当地电力能源的安全稳定供应。
而在我国,江苏扬州自主研发的防护挡板,采用环氧树脂材料,通过物理隔离降低鸟类引发的短路风险,在国内应用后涉鸟故障率下降超90%。安装过程中,团队克服语言和技术标准差异,编制中葡对照技术手册,并通过调整挡板卡槽倾角及螺栓孔位,适配巴西杆塔实际尺寸。
国网江苏电力专家颜君凯表示,此次“动态适配”模式,亦为跨国技术推广提供了灵活范例。
巴西CPFL输电公司运维部经理Gustavo Bystronski Vier表示:“我们非常欢迎中国专家的到来。中国在电力设备和技术方面的经验丰富,尤其在防鸟装置的应用上,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期待通过合作,提升巴西电网的安全性和环保水平。”
未来,中巴团队将总结跨国经验,编制国际技术规范,并探索无人机巡检、线路监测等领域的合作,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网安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标准化发展。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倪敏
(受访者供图)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