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缅甸突发7.9级地震,这也是全球近十年以来的大陆最强地震,据《央视新闻》3月31日报道,缅甸地震已导致2065人遇难

震后倒塌的房屋

在缅甸向全球呼救之际,世卫组织也以最高级别紧急行动响应了缅甸地震救援,而中国更是决定向缅甸提供高达1亿元的人道主义援助。



但令人意外的是,曾扬言在对外援助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却在援助缅甸方面显得十分迟缓。



上观新闻 3月31日 关于“地震救援,中俄印迅速行动,美国落后!”的报道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难道美国真的打算袖手旁观吗?

中国成冤大头?



2025年3月28日14时,缅甸曼德勒省突发7.9级强震。

这场被誉为“近十年大陆最强地震”的灾难,在短短不到48小时内就造成了2065人死亡、3408人受伤,缅甸全国超半数省份都因此进入了紧急状态。



当缅甸政府通过联合国向全球发出救援呼吁时,国际社会的反应则呈现出了耐人寻味的不同之处。

中国在震后18小时派出首支国际救援队,并36小时内启动了1亿元人民币的人道主义援助。



而曾自诩“全球最大援助国”的美国,直到3月30日才宣布200万美元的象征性拨款,且这笔资金需通过第三方机构发放。



但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向缅甸提供援助所需的许多渠道目前都已经崩溃了。

中美在对缅援助上的强烈对比,无疑引发舆论热议:中国为何如此“大方”?美国又为何“吝啬”?



曼德勒街头倒塌的房屋

震后,作为座拥有180万人口的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市,70%的建筑出现结构性损伤,市中心的百年佛塔轰然倒塌,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由于电力系统瘫痪,入夜后的曼德勒陷入黑暗,幸存者只能借助手机微弱的灯光寻找亲人,而中国救援队的抵达给他们带来了希望。



3月29日晚,82名中国救援队员携带生命探测仪、液压破拆工具等专业设备抵达仰光机场,随即驱车12 小时奔赴曼德勒。

在一处坍塌的居民楼废墟下,救援人员用蛇形生命探测仪发现一名被困60小时的孕妇,并在震后72小时黄金救援期的最后时刻成功救出孕妇。



中国救援力量在缅甸地震救援现场

这一过程被央视直播,全球网友刷屏“中国速度,相比之下,美国的反应堪称迟缓。

3月28,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称“美国将启动史上最大规模救援”,但直到3月30日,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的三人评估小组才姗姗来迟。



更讽刺的是,该机构正面临特朗普政府的“死亡裁决”,3月28日,美国国会批准裁撤USAID几乎所有海外职位,这个全球最大人道援助机构将在7月关闭。

除此之外,美国的“袖手旁观”还与其全球战略收缩密切相关,特朗普政府自2024年第二任期以来,大幅削减对外援助预算。



更关键的是,中美两国的差异在救援物资清单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缅甸地震发生后,中国援助的1亿元物资包括3000顶帐篷、5万条毛毯、200吨大米和100台移动医疗车,全部是灾区急需的生存物资。



中国救援力量在缅甸救援现场

而美国提供的200万美元中,70%用于“人权监测”和“民间组织培训”,仅有30万美元购买药品。

由此不难看出,这场地震竟意外成为了国际政治的“照妖镜”,《纽约时报》3月31日发文称:“中国无人机投送药品时,美国官僚还在等待拨款委员会的橡皮图章。”



更值得玩味的是,美国在叙利亚地震中的表现同样遭人诟病,2024年土耳其-叙利亚地震时,美国以“打击恐怖主义”为由,将援助物资运至反对派控制区,导致叙利亚政府拒绝接收。

而面对部分媒体“冤大头”的质疑,中国的援助行动展现出高超的战略智慧,首先中国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所有援助均通过缅甸政府协调,避免陷入政治争议。



3月29日,中国救援队抵达缅甸仰光国际机场

最后,缅甸的这场地震无疑给国际社会上了生动一课,在全球化时代,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

当美国在“美国优先”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时,中国则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赢得了更多朋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