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唐朝年间,著名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一个震惊朝野的故事。
一位富商因邪淫之事,短短三月内便家财散尽,妻离子散。正当他准备投河自尽时,遇到一位得道高僧,传授他一个神奇的方法。
此后不久,这位富商不仅重整家业,更是财运亨通,成为长安城首富。
《佛说善生经》有云:"邪淫之人,必遭五报:一者横祸临身,二者家道中落,三者眷属分离,四者恶名远扬,五者堕入地狱。"
古德经中所载,邪淫之事最易损福折寿。不过,高僧大德们也曾指出,只要掌握正确方法,不仅能化解恶报,更能转祸为福。
这个能化解邪淫恶报,甚至能广招财运的秘诀,在佛门中流传千年,鲜为人知。直到贞观年间的一个春日,长安城中,一位老僧的出现,揭开了这个尘封已久的秘密...
大唐贞观年间,长安城中住着一位名叫王明远的年轻商人。他经营着一家绸缎庄,生意红火,日进斗金。
家财万贯的他在长安城中也算小有名气,常有媒人登门说亲,但他一直独身未娶,私下却沉迷声色犬马。
春日的一个清晨,晨钟的余音还在空中回荡,街道两旁的杨柳随风轻摆。东市已经开始热闹起来,贩夫走卒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王明远的绸缎庄"广源号"早已开门迎客,几名伙计正在整理新到的湖州贡缎。店内陈设讲究,各色绫罗绸缎按品类陈列,精致的木柜上还摆着几盆兰花,显得雅致非凡。
王明远坐在红木案几后清点账目,看着账本上一串串的数字,嘴角微微上扬。去年他靠着几笔大生意,财运亨通,收入几乎翻了一倍。正当他得意之时,一位文士模样的年轻人急匆匆地推门而入。
"掌柜的,我要一匹上等湖州贡缎。"年轻人面带焦急之色。
王明远抬头一看,认出这是城南礼部侍郎家的小公子李元。他起身笑着相迎:"李公子大驾光临,蓬荜生辉啊!"
李元四下张望了一下,压低声音说:"掌柜的,我听说你这有一种特别的湖州贡缎,据说连宫里的娘娘都喜欢,可是真的?"
王明远眼珠一转,意味深长地笑道:"公子果然消息灵通。这可是我托人从江南带来的秘制贡缎,颜色鲜艳,触感细腻,寻常人家可买不到。"说着从柜子里取出一匹天蓝色的绸缎,在阳光下泛着细密的珠光。
李元爱不释手地抚摸着绸缎:"果然是好东西!掌柜的,这匹缎子我要了。对了..."他犹豫了一下,"还请掌柜的替我保密。"
王明远心领神会地笑道:"公子放心,做生意讲究的就是一个'信'字。"待李元付钱离去后,他轻蔑地笑了笑。这位李公子表面上一本正经,实则也是个好色之徒,这缎子八成是送给哪家的小娘子。
正在这时,一阵檀香飘来,店门被轻轻推开。一位身着灰色僧袍的老僧缓步而入。他面容慈祥,双目炯炯有神,一串檀香木佛珠在他枯瘦的手指间轻轻摇动。
老僧的面容苍古,皱纹如山涧溪流,但精神矍铄,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超然气度。他对王明远说:"施主,贫僧是五台山普照寺的明心和尚。适逢路过贵店,想向施主化缘一件绸缎,为寺中佛像缝制新衣。"
王明远抬头打量了老僧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在他看来,这些出家人不过是寄生虫罢了。
不过他转念一想,施舍一匹布料也是积德,说不定能保佑生意兴隆,便堆起笑容说:"大师莫要叫我施主,我这个人不信佛,平日里只知道赚钱享乐。不过看在大师一片诚心的份上,这绸缎就当我送给大师了。"说着让伙计取来一匹上等绸缎。
明心和尚接过绸缎,从容地说:"施主虽不信佛,但行善之心尚存,实为难得。只是老僧观施主面相,恐有一劫。"
"大师此话怎讲?"王明远好奇地问。
明心和尚叹了口气:"施主近来可曾做过什么亏心事?"
王明远神色一凛,随即强作镇定:"小本生意,童叟无欺,不曾做过什么亏心事。"
明心和尚轻轻摇头:"非也。老僧观施主面相,眉心发黑,眼下带煞,恐有血光之灾。且面带戾气,怕是做了什么违背道德之事。"
王明远听得心中一惊,手中的算盘"啪"的一声掉在地上。他想起前几日,自己确实做了一件亏心事。他暗中勾引了隔壁绸缎庄掌柜的小妾,还为此送了一块价值连城的湖州贡缎。
看到王明远的反应,明心和尚继续说:"施主可知,在《地藏经》中有云:'若有众生,邪淫不净,当堕地狱,受无量苦。'"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射入店内,明心和尚的身影在墙上投下一道修长的倩影。店内的檀香袅袅升起,与晨光交织,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明心和尚缓缓从宽大的袖中取出一卷泛黄的经书,用苍老但清晰的声音继续说道:
"《佛说善生经》中也说:'邪淫之人,必遭五报:一者家道中落,二者横祸临身,三者眷属分离,四者恶名远扬,五者死入地狱。'"
王明远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大师明察秋毫,小人确实做了错事。不知可有化解之法?"
正当明心和尚要开口时,店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脚步声、怒骂声由远及近,越来越大。伙计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向门外张望。
只见一群人簇拥着一位身着锦袍的中年男子冲进店来。那人正是隔壁绸缎庄的掌柜李福全,他的脸涨得通红,双眼喷火,身后跟着十几个手持棍棒的伙计。
王明远见状,心中咯噔一下。他早就听说李福全的小妾赵氏生得貌美如花,便起了歪心思。这些日子借着谈生意的机会,没少去李家献殷勤。
前几日趁李福全出城办货,他更是乘虚而入,以一块价值连城的湖州贡缎收买了赵氏的丫鬟,终于得偿所愿。没想到事情这么快就败露了。
李福全怒气冲冲地指着王明远:"王明远,你这个无耻之徒!枉我一直把你当朋友,你竟然背地里勾引我的小妾!今天我非要让你血债血偿不可!"
他一挥手,身后的伙计们举起棍棒就要上前。店内的客人吓得四散奔逃,绸缎铺里顿时乱作一团。几个伙计见势不妙,也躲到了柜台后面。砰的一声,一个花瓶被打翻在地,碎片四处飞溅。
王明远面如土色,连连后退:"李掌柜,这里面一定有什么误会..."
"还敢狡辩!"李福全怒吼道,"赵氏已经都招认了,你送她的那匹湖州贡缎就是证据!今天我不打断你的腿,我就不姓李!"
王明远慌忙后退,不小心碰倒了一排绸缎。明心和尚站在一旁,神色严肃地说:"施主,这就是因果报应的开始。不过老僧倒是知道一个方法,不仅能化解此劫,还能让你转祸为福..."
"什么方法?"王明远急切地问道。四周已经被李福全的人团团围住,空气中弥漫着山雨欲来的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