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医院 云南省肿瘤医院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胸外一科成功为3例合并呼吸困难的肺癌患者开展了气道内光动力治疗(PDT)术,并取得显著疗效。这是胸外一科团队的又一次技术突破,为肺癌、食管癌和气道肿瘤患者提供了治疗方案的新选择。
1月中旬,胸外一科先后收治了3例传统放化疗效果不佳,合并有呼吸困难的肺鳞癌患者。胸外一科黄云超教授医疗团队对三位患者进行全面且细致的病情评估,充分考量了气道肿瘤浸润程度、功能受损程度以及合并症等多方面因素,对治疗方案进行了深入讨论,最终确定经气管镜气道内肿瘤光动力治疗(PDT)术为最佳治疗方案。作为肿瘤微创治疗的新技术,其具备光敏剂在肿瘤组织中选择性聚集的特性,能在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下产生活性氧,导致肿瘤细胞凋亡,具有耗时短、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的优势。
胸外一科黄云超教授指导开展光动力治疗术
在黄云超教授的带领下,通过胸外一科主任赵光强、副主任叶联华,护士长谭祥秀,雷玉洁主任医师、王曦主任医师、李光剑主任医师等云南省肺癌肺结节一体化治疗团队核心成员紧密协作,在麻醉手术科主任王忠慧团队的全力保障下,胸外一科支气管镜介入诊疗团队密切配合,成功为3位患者实施了经气管镜气道内肿瘤光动力治疗(PDT)术。
光动力内镜下图示
术前48小时为患者静脉输注光敏剂-喜泊分,术中诊疗团队在支气管镜实时引导下导入激光光纤照射肿瘤病灶,富集于肿瘤组织中的喜泊分在特定波长激光照射下,与氧分子反应生成单线态氧等活性氧物质,直接破坏肿瘤细胞结构(如细胞膜、线粒体、DNA),诱导细胞凋亡。通过光化学反应选择性破坏肿瘤细胞,实现细胞层面的“光学切除”,最大程度保护正常气道内细胞。
胸外一科陈婉玲主任医师指导下进行二次光动力补照射
术后,医护团队展开精心护理工作,密切监测3位患者术后的生命体征、呼吸状态等各项指标变化。在谭祥秀护士长的指导下,罗会红主管护师和李松护师为3位患者进行了治疗全周期的避光健康宣教和专业的避光护理。在陈琬玲主任医师指导下,张祥武主治医师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操作技巧,顺利为患者完成了3-4次的气道内肿瘤坏死物清除工作,并为患者实施了光动力二次补照射进一步巩固治疗效果。
经过科室医疗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团队的悉心护理,3位患者原本被肿瘤阻塞或狭窄的气道、管腔明显拓宽,肿瘤组织大量坏死并逐步清除,气道梗阻状况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使得患者呼吸变得通畅、平稳,精神状态、体力情况和食欲食量均有明显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2月中旬复查后,3位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一直以来,胸外一科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贴心的医疗服务。尤其是由科室多名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的云南省肺癌肺结节一体化治疗团队,紧盯学科发展前沿,聚力医疗技术创新,在单孔胸腔镜复杂肺外科、疑难纵膈外科、微创食管外科、气道介入诊治等方面形成了特色诊疗优势,不断满足患者多样化诊疗需求。今后,胸外一科将持续加强团队建设,以创新为驱动,不断钻研探索前沿医疗技术与先进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为保障患者生命健康贡献力量。
肿瘤光动力治疗(PDT)是一种在医学领域逐渐崭露头角的创新治疗手段,它通过特定波长激光激活喜泊分-血卟啉注射液,并能精准破坏癌细胞且不对正常组织产生损伤。喜泊分-血卟啉注射液目前可用于定位诊断和治疗口腔、膀胱、支气管、肺、消化系统等部位的浅表癌症及白斑等癌前病变,并可用于治疗鲜红斑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