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双方刚刚在边境问题上达成共识,中印边境又出现了突发状况。据印度“阿尔法防务”网站3月27日报道,近日,隶属于印度陆军航空兵团的一架侦察无人机,突然非法越境进入中印边界东线附近飞行,此后该无人机意外飞入中方一侧空域。据多方消息确认,这架无人机由以色列制造,在发现其非法越境后,解放军边防部队第一时间采取电子手段对其“软控制”,强制接管了控制权,最终,让其在中方空域飞行一圈后绕回了印度空域一侧。可以说,印度这回既失去了里子,也失去了面子。
从法理上来说,印度军方无人机非法越境,本身就毫无辩解的理由,中国边防部队完全可以将其击落或击毁。然而,或许是考虑到中印关系的层面,解放军手下留情,采用了更为高明且侮辱性极强的方式给印度人来了一个下马威,也让印度军方颜面尽失。要知道,这款无人机是以色列生产的“高端进口产品”,被部署到中印边境一线,原本就是针对解放军而来的。没想到,它刚刚进入中国境内,就被中国电子战部队轻易控制接管,这不禁让人质疑,印度军方花高价引进的无人机,难不成都是中看不中用。随着事件持续发酵,印度军方不得不下场平息事态。印度陆军发言人更是声称相关报道“毫无根据”,指出此次事件子虚乌有,禁止相关媒体大肆报道,这种姿态,颇有几分“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印度采购的这些无人机到底靠不靠谱,能不能用来对付解放军,其实印度军方心知肚明。根据印军今年1月公布的数据,仅仅是2024年,印度就有两架无人机在执行任务的过程遭遇“电子攻击”,而且都是在中印边境附近出事,其中的缘由不言而喻了。也正是因为多次吃亏,印度人已经杯弓蛇影,印度政府更是宣布取消印度陆军航空兵400架无人机的合同,并打击了多家与无人机制造业有关的印度本土公司。
对此,印度政府给出的理由非常奇葩,因为在他们看来,印度无人机之所以屡次被解放军“软控制”,就是因为采用了中国制造的零部件,从而留下了安全隐患。因此,印度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本土无人机企业和中国市场脱钩。
既然不采购中国无人机,也不使用中国出口的无人机,印度的采购渠道就非常有限了。另一个无人机生产大国美国的确有意向印度出口无人机,但美制无人机售价高昂,这显然让印度人吃不消。于是乎,印度军方开始另辟蹊径,和以色列打得火热。截至2025年,仅仅是印度陆航部队采购的以色列无人机就包括“苍鹭”“前哨”“赫尔墨斯-900”等多个型号。只不过,这些以色列无人机要么性能堪忧,要么状态不稳定,经常掉链子。
就以经常出现在中印边境的“苍鹭”侦察无人机为例,近二十年来已经因为各种故障坠毁了十多架,还多次出现和地面失联的状况。可以说,不用解放军出手,光是自己摔,印度的无人机就足以消耗殆尽。
从根本来说,在无人机攻防领域,中国已经傲视群雄,再加上中国是全球最重视电子战的国家,目前拥有多种平台、多种形制的电子战系统,想要通过无人机挑衅中国,绝对是自讨苦吃。
就以中印边境来说,解放军就部署了最新型的电子战系统,在周边布下了天罗地网。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度无人机还敢跑到中国附近空域惹是生非,只能说是自寻死路罢了。正如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谈及中印关系时称,冲突并非两国间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在处理此次突发事件时,中方已经足够理性和克制,印度是该好好反省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