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宝鸡市凤翔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以“四好”事业单位党组织建设为抓手,聚焦群众所需、致力群众所盼,用心用情优服务,全心全力谋发展,聚焦“小切口”、做实“微实事”,全力打造“暖心居保”服务品牌,促进全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高质量发展。

政治统领、凝心铸魂,筑牢为民服务之基

2024年,凤翔区居险中心党支部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积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创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做实谈心谈话,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深入开展。全年组织集中学习38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科级领导干部讲党课4次,围绕党纪学习教育、集中整治、巡察整改开展谈心谈话20人次,召开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各1次,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班1期。中心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不断增强,理论水平、政治素养和为民服务意识显著增强,为提高经办服务水平,优化居保服务质效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数据找人、上门服务,做优做实暖心服务

以解决特殊群体资格认证难为突破口,全力提升服务效能,增强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凤翔区居险中心党支部指导相关股室建立了全区资格认证人员信息筛选比对工作办法,每周对未进行资格认证人员信息进行系统筛选,向各镇下发,及时提醒群众按照认证周期完成资格认证。精准定位年老体弱、残疾不便等重点特殊目标群体,积极深入镇村、民乐园、老年人聚集区、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和居民家中,先后开展“走进民乐园、居保服务贴心办”“群众诉求无小事、上门认证暖人心”等上门服务活动38批次,累计服务各类特殊群体1800余人,切实做到了变“制度等人”为“数据找人”,变“窗口服务”为“上门服务”,诠释了人社为民、暖心利民服务理念。

党建引领、深入调研,全力提升居保便利度

以偏远地区群众待遇领取不便问题为突破口,全力提升服务水平,增强居保服务时效性与便利度。2024年1月区居险党支部班子成员分别带队,开展了全区村级金融服务网点大摸底,先后完成全区160个村金融服务网点设置系统性调研,找准了工作短板,把准了工作核心。召集长安银行、工商银行、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召开了工作协调推进会,规范了全区302个便民金融服务点管理制度和待遇落实,新增了柳林镇程家塬村、东吴头村,糜杆桥镇西关村3个偏远村金融便民服务点,真正实现了偏远山区群众社保取款、转账汇款不出村,家门口办理,极大地减少了出行成本,便捷了偏远地区群众。新设网点2024年为203户村民提供“保费缴纳、待遇领取、助农存取”等便民服务568笔39.2万元。

积极争取、稳固提标,共享人社发展成果

积极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两项机制”规定,后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要求,将区级基础养老金提标列入年度重点工作。积极争取区政府支持,将“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事项列为区政府常务会会议议题。2024年1月,凤翔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10元,从2023年10月起执行,全区共计补发养老金305.08万元,惠及全区10.4万名城乡居保待遇领取人员。10月份随着基础养老金国家统一提标20元的落实,目前凤翔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达到了189元,2024年12月全区领取待遇人数10.8万人,全年发放养老金2.89亿元,人均待遇水平达到了203.3元。发放丧葬补助金3407人次545.12万元,发放工龄补贴86159人次416.57万元,发放特殊军龄补贴8145人次176.49万元。全区社会保障能力及水平稳固提升,城乡群众安全感获得感持续增强。

下一步,凤翔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党支部将持续巩固“暖心居保”服务品牌建设成果,不断加大服务保障力度,以更专业、更便捷、更高效、更贴心的举措,推动全区城乡居保工作高质量发展,使参保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通讯员 白晓东)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