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部分人结婚应该都是奔着一辈子白头偕老去的,夫妻双方互相迁就理解,但世事无常,更何况有些人结婚后才会露出真面目,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离婚收场。
近日,法制日报宣判的一件离婚案件猛一看似乎就存在上面所说的问题,其中女方是“全职妈妈”,结婚十余年为了照顾孩子辞职归家,而男方则一直在外工作。
两人申诉离婚后,全职妈妈提出需要男方赔偿自己这么多年照顾家庭的经济损失,最终法院判决赔偿金额为2万元。
有网友算了一下,如果从孩子出生后开始算,也就是说孩子妈妈的“全职工资”大概是一个月208,咱就是说,这合理吗?
深扒之下还有网友发现,这起离婚案远没有看上去这么简单。
先别急着替男方叫屈,因为他好像连“家”都没养?
女方父母借钱帮买房,男方却连连否认
这件事目前似乎被当做“正面典型”在进行宣传,根据判决法官陈述可知,“全职妈妈”小丽从孩子出生起便辞去工作,放弃了个人发展机会。
所以法官认为其确实存在社会地位、经济等方面的损失,只不过考虑到男方的支付条件,最终金额定在2万元。
光是看这个金额,就已经够低了,但是仔细看两人的婚姻生活,那才叫真的“精彩”。
2009年两人步入婚姻后,小丽很快便因为怀孕生子被迫辞职,但是他的丈夫却并没有做到“男主外,女主内”。
不仅让小丽独自一人在家照顾孩子,甚至连母子俩的日常生活支出,也都是小丽娘家在出。
后来孩子要上学了,小丽丈夫依然不出钱,反而逼迫小丽让她回娘家要钱交学费,遭到拒绝后便经常通过打砸东西以及拿孩子撒气。
根据法院调查,小丽丈夫后来还沾染了赌博和打架斗殴,还是派出所的常客。
在这种情况下,也难怪法院要考虑男方的支付条件了,判决多了还真不一定能拿到手。
可小丽的委屈却还不止如此,根据知情人透露,两人结婚期间所住的房子明面上看是由男方支付的首付,然后小丽家出的装修。
但实际却是包含男方的首付在内,都有小丽家人的补贴,光是这一部分的支出,就将近百万了,贷款则是婚后男方还的,房子写的也是夫妻两人的名字。
如今小丽除了索要当“全职妈妈”的经济补偿外,还要求离婚后分割房产,男方竟直接表示这座房子是自己独自购买并且独自还贷的,小丽生孩子后都没上班,经济补偿都不该给,更别说分割财产了。
好在法律不看他的胡言乱语,全靠事实评判。
小丽虽然是全职妈妈,但是她只是在社会上没有工作罢了,却全心全意为这个家庭付出了很多,男方婚后收入都是夫妻共同财产,最终判决男方必须支付小丽房产折价94万5000元。
一开始光看到2万经济补偿的时候,很多人都表示对这一判决的不满,毕竟现在请一个月嫂可能都得2万了,这还是一个月的工资。
但是放到婚姻里,居然就能抵消全职妈妈近10年的付出。
没想到随着案件的深入,大家更气了:“光娘家补贴都快百万了,女方到底在这场婚姻里得到了什么?”
不过根据红星新闻2022年6月的总结,在27起离婚案件中,“全职太太离婚后的经济补偿”超过一半按理都是在5万元以内,这个金额区别于婚姻财产分割,属于额外赔偿。
只能说全职妈妈不好当,小丽一家好歹还有个“房产”可以分割,并且有娘家十年如一日的爱护和帮衬,但是有些全职妈妈,真的存在“离都离不起”的情况。
某书一位律师曾分享过这么一个案例,女方婚后做了全职主妇,全身心的照顾两个孩子包揽一切家务,男方负责挣钱养家。
但是随着两人社会认知差距越来越大,男方对女方也越来越苛求,最后甚至演变为家暴。
在这种情况下,当两人准备离婚时,男方游刃有余的转移了财产,并且表示女方毫无价值,活该净身出户。
还有一位全职妈妈分享,自己全职几年后,想去酒店应聘服务员都被拒绝了,这份工作早九晚四,看上去完美符合全职妈妈的需求,但是她却被以“没有经验”拒绝。
最后,这位“全职主妇”苦涩的表示,自己居然连服务员都当不了。
有网友看后表示,长时间当全职妈妈的人确实和社会脱节了,要不就是容易说教,要不就是敏感自卑,遇到一点外界挫折就很容易躲回家里。
结语
感觉全职妈妈真的是一个“高危行业”,危险就危险在和社会脱节并且自身价值很难被看到。
但是结婚生子又是很多人的人生必走环节。
大家觉得,到底应该如何解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