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指导:中山一院胃肠外科 马晋平主任医师

医疗专长:擅长胃肠胰腺外科临床常见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胃肠间质瘤切除术、各部位结肠癌、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肠癌保功能根治术;擅长胰腺良性和恶性疾病的外科治疗;擅长减重代谢手术;擅长胰十二指肠切除等手术、食管中下段癌根治、十二指肠良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熟悉腹股沟疝和切口疝的各种外科治疗;对肛肠常见疾病,如各型痔疮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图片来源于网络)

肠癌(结直肠癌)是我国发病率第三的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超55万。根据中国抗癌协会2023年的最新数据,我国30岁以下肠癌患者比例较20年前增长220%,最小确诊年龄已低至15岁。

肠癌为什么早期难以察觉

结直肠癌早期几乎都没有什么特别的症状。只有当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由于结肠内的肿瘤体积已经大到一定程度,容易刺激肠道引起便意,而且粪便通过时也容易摩擦肿瘤导致出血时,才会表现出便血、排便频繁、腹痛或是腹胀等早期症状。早期肠癌难以察觉,主要有以下原因:

1、 便血常被误认为痔疮,有数据显示,早期肠癌便血的误诊率超50%。

2、排便习惯改变易常常被误以为是"肠胃敏感"

3、腹痛腹胀多当作普通消化不良。

肠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大便习惯的改变,包括大便的次数、排便时间和大便的性状,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是否和之前大不相同。

1、排便不规律:以前是晨起一次成形的大便,不知道从什么时间开始变得不规律了,大便次数也增多了,而且总是感觉大便排不干净。

2、大便形状改变:大便也从成形的一条一条,变成了不规律的稀便,偶尔还会有鼻涕一样的东西。

3、便血:不仅仅表现为大便形状改变,有时甚至出现暗红色的血丝或血液。

4、腹泻、便秘:可以表现为腹泻或便秘,也可以表现为混合交替腹泻便秘。

息肉如何演变成肠癌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肠息肉是肠黏膜表面的一种隆起性的病变,就像长在肠管内面的“肉疙瘩”。广义上讲,凡是从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明确病理性质前都可以称之为息肉。在肠镜下可以看到息肉大小不一,小的只有几毫米,大的可有数厘米;息肉的形态各异,有些长得像蘑菇,有些像桑葚,还有些像突出的小山包;数量上从1个至数个不等,甚至整条肠子都是,达百粒以上,如家族性息肉病。许多时候,即使肠子内长了息肉,身体并没有明显的异常表现,往往是在体检时才发现。

至少80%-95%的大肠癌都是从肠息肉一步一步“进化”过来:小腺瘤(5mm以下)→大腺瘤(1cm以上)→ 高级别瘤变 → 原位癌 →浸润性癌。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5~10年不等,根据北京协和医院随访数据显示,一个1cm息肉发展为癌平均需7.4年,但代谢旺盛的青壮年患者可能缩短至3~5年;还有些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患者在年轻时肠道就长满了大大小小的息肉,癌变在所难免。一般而言,直径>2cm的息肉癌变率高达50%;吸烟者息肉进展速度比常人快1.8倍;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40岁前癌变概率达100%。


(马晋平教授在进行机器人手术)

肠镜检查既是检查手段,也可以在镜下切除,更是治疗手段。发现一个息肉及时切除,就等于预防1例肠癌。

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能预防肠癌


(图片来源于网络)

通常来说,大肠癌在中老年人群较多见,但在我国,大肠癌呈年轻化趋势。肠癌的病因虽然不明确,但有一些较明确的高危因素,主要跟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例如,有肠癌家族史、经常大量饮酒、吃红肉、加工肉及精制谷物、久坐不动、经常熬夜、吸烟、肥胖等人群患癌的风险也比一般人更高。有数据显示,BMI每增加5,肠癌风险增加10%。

高膳食纤维的摄入可降低27%的结直肠癌发生,水果纤维、深颜色蔬菜纤维尤为显著,而长期吸烟和饮酒这两大“肿瘤催化剂”对结直肠癌的作用也不可忽视,都是发生癌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少吃肉多吃菜”、增加活动、科学控制体重、尽量不抽烟不饮酒等是科学预防第一步。

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但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定期体检,争取早发现、早处理。大部分肠癌都是由肠息肉发展而来,而大部分肠息肉一开始是良性的,且生长缓慢,这中间有很多机会能早发现、早治疗。

定期体检,结直肠癌是完全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马晋平教授在进行腹腔镜手术)

高风险人群和无特殊风险人群的体检策略也是不一样的。如果在以往的检查中出现过大便潜血、发现过肠腺瘤或是以前患过癌症,或是父母曾经患结直肠癌、近期出现大便频繁、腹泻、便秘等的人,就是高风险人群,这部分人群建议40岁开始就要进行肠镜检查,以后由医生根据体检者自身情况确定筛查方案。

对于无特殊风险人群,美国癌症协会建议40~45岁开始就要进行结直肠癌筛查,但不一定一开始就做肠镜,可以先做高敏感性的粪检,粪检提示阳性再做肠镜检查,并由医生综合各种情况决定下一次肠镜检查时间。

结直肠癌可实现治愈,但前提是早诊早治。早期腺瘤阶段可直接在肠镜下进行切除和钳除,还有圈套、黏膜剥离和粘膜下切除等术式;早期癌也可以进行肠镜下的切除;中晚期治疗仍以手术和综合治疗为主,目前大多数根治性微创肠癌手术效果好,创伤小,恢复快。

患者确诊大肠癌后,需要明确定位定性和判断是否出现扩散转移,此外还要检查患者的肝肾功能、心脏、凝血功能等,判断患者能否耐受手术。若能耐受,进行术前多学科讨论,确定是直接手术还是需要配合化疗、转化治疗或免疫治疗等手段。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结直肠癌而言,预防胜于治疗,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并根据自身情况,及早接受相关筛查,完全可以对结直肠癌做到早防早治,乃至切断从息肉到腺瘤再到癌症的链条,这样才能把结直肠癌的威胁降到最低。

欢迎在文章右下角评论或留言!

肠癌为什么早期难以察觉?------兰世亭医学健康科普第3754帖

马医生推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