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楷书四大家之一的颜真卿,他的楷书在后世的影响中可谓是最为广泛的,他的楷书相较于欧体和柳体的工致严谨,颜楷则是在笔法细腻之余,为学书者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避免了出帖难的困境。


与 “赵体” 相比,颜楷用笔丰富,高古雄浑,兼具篆籀之气,杜绝了笔画孱弱、结字俗媚的弊病,堪称书法入门的 “万金油”。苏轼对颜真卿书法赞誉有加,称 “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 。


但与赵体不同的是,颜真卿的楷书存世之作多以碑相传,年代久远拓本字迹模糊,并不是很适用于启蒙法帖, 缺字损字现象严重,给领悟颜楷细节带来极大不便。


所以也就一本《多宝塔碑》多为书友们的启蒙法帖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件墨迹传本《自书告身帖》,这两件是相对保存完好的法帖。


不过在这两个法帖之外还有一件墨迹本保存完好的书作,那就是 《西岳太华山碑铭》,此帖也是颜体学习临摹的上佳法帖之选。说到此前面几本书帖我都会制作成了单字的临摹电子本,这帖也考虑给安排上了。嘻嘻!


《西岳太华山碑铭》的内容是由唐代的大文豪张说所撰文,颜真卿所书写,此作完成于天宝十二年,那时的颜真卿起码值笔力雄浑的巅峰时期,也是他将篆籀笔法融入书法的关键阶段。

从这一作品中,能领略到最真实的 “颜楷” 写法,不少网友盛赞 “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看的字”。


该作品为纸本册页,全卷共6开,每开横 41.8 厘米、纵 56.5 厘米,总计 760 余字,字径约 4 厘米。其笔力雄健刚猛,犹如千钧之力凝于笔端,能有效帮助书者丰富楷书笔法,提升笔力、腕力。

点画丰厚饱满,起笔多藏锋,稳健扎实,呈钝头状;行笔中锋,肉多于骨却毫不臃肿,内藏筋骨;收笔扎实从容,竖画微凸,富有张力。


此作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楷书的拘谨,呈现的字体则是以开阔舒展为体,重心平稳且各字各行间相互呼应,虽看似宽松,但实则紧密相连且疏密得当。

在此作之中颜真卿将 篆籀笔意表现得极为突出,例如 “天”“太”“之” 等以捺画为主笔的字,篆籀笔意尽显,且暗藏 “吞头燕尾” 的隶书笔意,反映出颜真卿用笔的丰富变化。



细细观来会发现,其中无论是横竖等笔画,他都大量的运用了 篆籀笔法,使线条古朴雄浑,增加了作品的篆籀气韵。

此作现被收藏于台北的故宫博物院之中,当千年之后的书家站于此帖面前,终是懂了黄庭坚当年在凭吊鲁公时的泪眼了。



这件作品的每一字每一笔都表现得一丝不苟,字字之间笔法都细腻丰富,我觉得是我们临习颜体楷书很好的一本法帖。当然并不是说其他书帖不好,而是我们在临习过程中可以不拘泥于一本帖。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这里吧!喜欢的书友别忘了点点赞哟!

声明: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往期好文】点击下方蓝色标题跳转内容详细页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