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故事根据资料改编,人物、时间、地点、情节、配图均为虚构,与现实无关,本文旨在宣扬正义,杜绝犯罪发生,并无不良导向,请理性阅读!

赵英梅为了供儿子读书,去大城市做了保姆。

辞职离开那天,雇主给了她一个牛皮袋子:“英梅,这给你啊,回家再打开。”

赵英梅本以为干了十几年,雇主给的是钱。

可没想到的是,当他回家打开袋子。

看见里面的东西时,竟直接愣在了原地,傻了眼……

01大城市

赵英梅今年45岁,面色黝黑,身材瘦小,手上布满了劳作留下的老茧。

她从小是在贫困县贫困村里长大的人。村里人都知道她命苦,丈夫早早因病去世,留下她独自一人拉扯着儿子小军长大。



小军争气,是村里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孩子,也让赵英梅成为村里人羡慕的对象。

可赵英梅知道,儿子考上大学并不代表生活从此轻松,反而是一场新的负担。

大学四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对她这样一个靠种几亩薄田为生的寡妇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为了供儿子读书,她卖掉了家里值钱的东西,翻遍了家里的每个角落,甚至东拼西凑向亲戚借钱,才勉强凑齐第一年的学费。

可接下来的三年怎么办?没人能给她答案。

“英梅,听说城里人家请保姆,工资高,一个月能挣好几千块钱。”一个村里的亲戚有一天提到说。

这话让赵英梅动了心。

她决定去试试,背着简单的行李,揣着忐忑和希望,登上了前往上海的火车。

上海的火车站人山人海,赵英梅被眼前的场景吓得不知所措。

这座城市对她而言陌生而庞大,她甚至差点找不到出口。

幸好,亲戚帮她找的中介介绍人早早在站口等着,将她带到了中介公司。



中介小姐递给她一份保姆工作资料,向她介绍道:“这家条件不错,是大学教授家庭,他们家需要一个识字,会做家务,性格好的保姆。”

赵英梅翻开资料,发现雇主是陈先生一家,陈先生是一个企业家,陈太太则是大学教授,还有一个七岁的女儿。

她有点犹豫,低声问:“我就初中毕业,能行吗?”

“他们更看重人品,”中介小姐看了她一眼,说,“你看着老实,试试吧。”

就这样,赵英梅来到了陈先生家。

02陈家生活

陈先生一家住在市里的一个高档小区,大房子宽敞明亮,比赵英梅村里的老房子大了十倍还不止。

陈先生四十左右,虽然是商人,但说话温文尔雅;陈太太戴着一副眼镜,端庄秀丽,气质温柔。

他们的女儿陈果果扎着两条麻花辫,躲在母亲身后偷偷打量赵英梅。

陈太太微笑着说:“阿姨,欢迎你来我们家工作。我们平时工作忙,主要需要你照顾家里的日常和果果放学后的生活。”

赵英梅有些紧张,但还是点了点头。

那天晚上,她做了一顿家乡菜。果果一边吃一边惊喜地说:“阿姨,你做的红烧肉真好吃!”

陈先生也笑着点头夸赞。赵英梅听着,心里踏实了不少。

第一个月过去,她领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资。

拿到工资时,她的手忍不住发着抖感叹道:“这可是我在村里干一年农活都挣不来的钱啊。”

她小心翼翼地把大部分钱寄给了儿子,只留下一点做生活费。

赵英梅开始慢慢适应陈家的生活。

每天早上五点起床,为一家人准备早餐,送果果上学后打扫房间、洗衣服、准备午饭。

下午接果果放学,陪她做作业;晚上煮好晚餐,等陈先生夫妻回家。

果果很快就和赵英梅熟络了,总喜欢黏着她,管她叫“英梅阿姨”。

有时候果果会拿着作业本跑过来,看着她说:“阿姨,这道题我不会,你能教我吗?”

赵英梅苦笑着摇头,说道:“阿姨没上过多少学,还是等你爸妈回来教你吧。”

果果却不介意,依然亲昵地拉着她的手,叽叽喳喳地讲学校里的趣事。

有一次,上海突然下雪。学校临时提前放学,可陈太太在开会联系不上。

赵英梅不顾寒冷,步行两公里去接果果,结果半路滑倒,手腕扭伤了。

回到家时,果果扑进她怀里哭着说:“阿姨,你终于来了,我还以为你不要我了!”

赵英梅强忍着疼痛,摸了摸她的头,安慰她道:“傻孩子,阿姨怎么会不管你呢?”

这一刻,赵英梅心里感到一种久违的温暖,甚至觉得,果果就像她的另一个孩子。

03白驹过隙

日子一天天过去,赵英梅在陈家一待就是十二年。

她见证了果果从一个扎着辫子的小女孩,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

果果每次取得好成绩,赵英梅都比陈先生夫妻还高兴,逢人便夸:“我们家果果真争气!”

赵英梅也回过几次老家。每次乡亲们都问她说:“城里人家对你怎么样?挣了多少钱啊?”

赵英梅总是笑着回答道:“挺好的,他们一家人对我很好。”

其实,她想说的远不止这些。

她想说,陈先生帮儿子小军找了工作,陈太太每次送她去机场时都千叮咛万嘱咐的,果果每年的母亲节都会亲手做卡片送给她。

但她知道,这些话说了,乡亲们也未必能懂。

十二年,赵英梅把果果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付出了所有的心血。可她也明白,自己迟早要离开。

果果考上大学后,虽然还是住在家里,但她已经不再总粘着赵英梅,有了自己的好朋友,经常出去玩。

赵英梅开始觉得自己不再那么忙了,果果也不再需要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了。

小军打来电话,说孙子已经一岁多了,她连见都没见过,也希望她能回家帮忙带孩子。

赵英梅心里一阵动摇,思前想后,最终做出了辞职的决定。

一天晚饭后,她鼓起勇气对陈先生夫妻说道:“陈先生,陈太太,我想辞职了。”

餐桌上一时安静下来,陈先生叹了口气,说道:“英梅,是我们哪里照顾不周吗?”

赵英梅连忙摆手,解释道:“不是不是,是我儿子家里需要我,想让我回去帮忙带带孩子。”

陈太太的眼眶有些红,声音低了几分,说道:“英梅,十年来你一直是我们家的一员。既然你决定了,我们尊重你的选择,但家里的门随时为你敞开。”

果果听了,放下筷子跑回了房间。

晚上,她来到赵英梅的房间,抱着她哭着说:“阿姨,你真的要走吗?我舍不得你。”

赵英梅摸着她的头,安慰道:“傻孩子,阿姨只是回老家,又不是消失了。以后放假了,来老家看我啊。”

04离别

离别那天,赵英梅起得很早,做了一顿丰盛的早餐。陈先生一家三口送她到火车站,果果哭得像个孩子,陈太太的眼睛也湿润了。

临上车前,陈太太从包里拿出一个牛皮纸档案袋,递给赵英梅,说道:“英梅,这个给你,千万别弄丢了。”



赵英梅接过档案袋,手腕被压得一沉,不由得问:“这么重,是什么啊?”

陈太太笑着说:“回家再打开吧,希望你会喜欢我们的安排。”

赵英梅将档案袋小心地放进行李箱。火车开动时,她透过窗户看见果果还在挥手,眼泪再也忍不住流了下来。

回家路上她一直想着档案袋里到底是什么东西,她猜测应该是这些年工作,额外给的奖金。

赵英梅想想不免还有些兴奋,要真是现金,可以翻新一下屋子,给儿子一家买点东西。

回到家后,赵英梅受到儿子一家热情的欢迎。

她终于见到了自己那个一岁多的孙子,奶声奶气叫自己奶奶。她心里感到一阵温暖。

儿子儿媳都很热情,一边张罗晚饭,一边帮我收拾行李。

小军看到了那个牛皮档案袋,他拿出来问道:“咦,妈,你这里头装的是什么,还有点分量呢。”

赵英梅看见这个袋子,心又咯噔一跳,连忙说:“哦,那是陈家人给我的东西,说让我回到家再看。”

05谜底

吃过丰盛的晚饭,她终于有机会打开了那个心心念念着的档案袋。

本以为也就是一些现金奖金。

但打开之后,她看着里面的东西,却愣住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