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被明码标价的爱情吗?

在中西部的一些村庄,媒婆进门的第一句话不是问男方的人品,而是问他“县城有没有套全款的房子”?

有房子才有和女孩相亲的机会,否则就算媒婆到了门口也是扭头就走。

村里的老人哭着说:省吃俭用给儿子存了10万彩礼钱,到头来连相亲的门槛都没有摸到。

为什么农村的光棍越来越多?

真的是因为穷吗?

其实不然,农村光棍泛滥的真相,不外乎这5条血淋淋的扎心现实,每一条都是农村男生结婚道路上的“拦路虎”!

城市虹吸效应,让农村女性集体“大逃亡”

说一个扎心的事实,

农村适龄男女比例达到惊人的120左右,在不考虑其他因素下,每6个男生,就有一个注定打光棍。实际上现实远比数据残酷,考虑到女孩嫁到城里或者在城里生活因素,农村光棍现象将会更严峻。

至于农村女性为何宁愿选择不熟悉的城市,也要逃离从小生活的农村,不外乎两个原因:

1.城乡差距的拉大:“宁要城里一张床,不要农村一套房”,这句话是对城乡差距的最好体现。无论是教育、医疗还是就业,城市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农村女生在见证过大城市的繁华,更倾向于选择城市生活。

2.农村的落后:农村的落后不仅体现在经济上,更是在思想上。不少农村家庭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好吃的、优质资源优先选择儿子,女孩从小见证弟弟碗里永远多出的荷包蛋,每次父母进门手里总会多出弟弟最喜欢的玩具。

这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化作一颗逃离的种子,直到女孩到大城市求学、工作,逃离的种子得以生长发芽,以至于她们宁可选择城里阴冷的地下室,也不愿选择农村那间洒满阳光却被嫌弃的闺房。



被短视频摧毁的婚恋价值观

“长相帅过吴彦祖,才华胜过姜文,幽默感超过沈腾,存款超过马云”,你以为我是在做梦?

不,这是农村姑娘新的择偶标准!

不信你去趟开封找王婆说媒,现场看看农村姑娘的择偶标准:彩礼38.8万,长的帅,有钱,脾气好……。

知道的是来相亲,不知道的还以为在许愿。

而这些离谱的要求和短视频出现脱不了关系。

特别是看到短视频婚恋中的场景,认为那就是爱情该有的样子。

可她们不知道的是短视频少部分精品生活包装成“人生标配”,却让月薪3000的农村陷入绝望。他们对抗的不是农村优质男性,而是被短视频打造的虚伪精英。

更荒诞的是女生容易被“情感导师”洗脑:“不给你买东西就是不爱你”、“不给38.8万的彩礼就是不爱你”。

在这种畸形婚恋价值观下,农村男生没有任何反抗能力,只能眼睁睁看着婚姻天平彻底失衡。

婚姻资源单项流动

婚姻关系基本上出于城市女>城市男>农村女>农村男的链条,其中农村男性出于婚恋市场的底层,没有较多的可选择空间。

农村女性除了选择农村男性之外,还可以向上选择城市男性,这就导致婚姻资源单项流动,形成“婚姻挤压”。农村的女性资源匮乏,使农村光棍现象更加严重。

想要获得为数不多的女生青睐,只能用高彩礼填补劣势。可高彩礼加剧经济负担,而实现越穷——高彩礼——越穷的恶性循环。



身边缺乏异性交流

“不会哄女生开心,活该你找不到老婆”。

在河南的一个农村,30岁的小王因嘴笨,只会对女生说吃了吗?在干嘛?

导致他被相亲对象拉黑。

可嘴笨是他的问题吗?

数据显示身边越是缺乏异性越是找不到对象,因为他们平时不懂女生的心理,突然给他介绍相亲对象,不知道该从什么话题入手。在女生看来就是木讷,像是面对陌生领域的职场考试,自然会遭到女生嫌弃。

你看那些有三四五六个女朋友的男生,说一句就能把女生逗笑,这样的男生在女生看来是有幽默感、懂得哄人开心。

“三无”男人让女生避之不及

如果说前面几条是外部因素,最后一条就是农村男生的内部因素。所谓是“三无”是指:无车、无房、无存款。

这样的男生缺乏上进心和抗风险能力,试想一下在遇到家庭压力时,他拿什么照顾家人?

倾诉压力大时,他只会敷衍“早点休息”;纪念日往了准备礼物时,却辩解“老夫老妻讲究这么干嘛”。这种“听不懂委屈的窒息感”,直接击碎了女性对未来小家的憧憬与向往。

农村的光棍问题不是某一家庭的私事,而是整个社会的疮疤。想要解决不妨从两个方面下手:

1.国家:积极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村的收入,全方位、全覆盖改变农村落后现状。

2.个人:学习一技之长,有这门手艺积累自己的存款。请所有的光棍记住,女生可以陪你吃苦,但不代表她们只配吃苦。有了存款就有了安全感,在相亲时也就有了一定的竞争力。

最后,你觉得农村光棍多的原因是什么?请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