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文物局“集中力量,全面加大新发现力度,做到地域特色资源全覆盖”工作要求及省“四普”办《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专题调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十堰市正式启动三线建设军工遗产专题调查项目。作为全国三线建设重点区域,十堰首次将大规模军工遗产纳入国家级文物普查体系,不仅能丰富“四普”新发现文物资源的数量和类型,更标志着全市三线建设军工遗产保护利用迈入新篇章。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在特殊历史背景下实施的国家级战略工程。十堰市位于秦岭南麓,因地势隐蔽、资源丰富,成为三线建设军工企业的重要集聚地。其中位于丹江口市浪河镇的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六零二工厂,完整呈现了三线建设时期“靠山、隐蔽、分散”的军工布局特征,是十堰市境内保存最完好的军工遗产之一。三六零二工厂经制后现属民营企业,经十堰市“四普”办工作专班现场沟通,该公司积极支持将遗产纳入“四普”新发现文物,实现多重保护和传承。
专题调查启动后,十堰市“四普”办在充分总结前期已完成专题调查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凝聚市县两级普查办、第三方专业机构等力量,组建专题调查队伍,严格按照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技术规范,通过实地勘察、无人机航拍、三维建模等技术手段,对三六零二厂房、生产设备、家属楼、学校、影院、档案资料等进行全域摸排,精准调查登记,确保全覆盖、无遗漏。
军工遗产不仅是国家战略的实物见证,更承载着国防安全、工业迁移与三线精神的多重记忆,是鲜活的历史教科书。下一步,十堰市“四普”办将通过系统性专题调查,将调查成果全部纳入“四普”新发现范畴,做到地域特色文物资源普查全覆盖;深入挖掘十堰市作为三线建设重要区域的历史文化价值,为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图文来源于“湖北文物”,侵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物平安立场
文物平安投稿:wenwupingan@126.com
文物安全,社会参与,人人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