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弓法、风格到节拍,芬兰指挥维勒·马特维耶夫带领上海音乐学院师生一点点精雕细琢细节。记者3月31日走进上音排演中心,他正热情地投入到威尔第歌剧《茶花女》的复排中。由上音歌剧院联合世界十大歌剧节之一的萨翁林纳歌剧节共同打造的该剧,4月6日至9日将作为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以下简称“上海之春”)闭幕大戏献演上音歌剧院。
春日里的上音排演中心,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右)与萨翁林纳歌剧节艺术总监、芬兰指挥维勒·马特维耶夫共同排练歌剧《茶花女》。(李铭珅摄)
“现在正是上海美好的春日,‘上海之春’也是国际化的节日,相信这座城市会对很多游客充满吸引力!”作为萨翁林纳歌剧节艺术总监,维勒去年此时曾在上海观看上音出品的另一部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近年来,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也多次率上音师生前往芬兰交流。中外艺术家美好交流的种子在互访中结出更美妙的果实。“在芬兰时,我和廖昌永院长说,如果这次他登台献唱《茶花女》,那我就来上海指挥!”这个春天,承诺成为现实。
艺术交流的种子结出果实
“同学们请注意,排练间隙也别玩手机!”踏进上音排演中心时,上音歌剧院副总经理、《茶花女》制作人朱丹丹如是提醒上音学子。芬兰指挥维勒的到来,能够切实提升孩子们对歌剧音乐的理解,这机会太难得。“音乐作业已进行了一个多月,现在进入综合排练阶段。在维勒到来之前,上音校友、指挥张洁敏给乐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维勒执棒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肯定了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和对音乐细节的掌控。“这支乐团充满活力和想象力,合作起来感觉很棒!”他不仅带来了专业的歌剧理念,也欢迎更多上音师生前往萨翁林纳歌剧节交流。“我们拥有一座被宁静湖泊包围、建于中世纪的古老城堡作为演出场地,城堡中有能容纳4000人的剧场,声学效果和氛围绝佳,并邀请世界顶尖艺术家和制作团队前来参与演出。”
“每年夏天,萨翁林纳歌剧节举行的夜晚,在号手吹响的音乐声中走向城堡,从栈桥走向剧场门口,看到那长长的队伍,这是多美的体验啊!”朱丹丹透露,未来上音歌剧院和萨翁林纳歌剧节会有更多合作。“我们计划把中国原创歌剧带到当地。”
中外主创带来原汁原味的演绎
3月31日,著名歌剧导演皮埃尔·弗朗切斯科·马埃斯特里尼也出现在排练现场。这位执导过150多部歌剧的意大利导演3月中旬就已抵达上海,每日与演员们“泡”在一起打磨细节,学子们的热情和勤奋让他印象深刻。“前几年我参加了上音歌剧的线上排练,今年终于亲临现场,希望学生们能理解威尔第歌剧的本意,带来原汁原味的演绎。”
“从19世纪西方人的体态,到贴面礼、如何碰酒杯等礼节,甚至到灯光打在侧脸上的细节,这次意大利导演从方方面面帮助我们打磨。”上音2022级博士研究生顾文梦饰演女主角薇奥莱塔,作为女高音,她认为茶花女一角需要强大的声音技术,也要很会表演。“薇奥莱塔从一开始的光鲜亮丽,到与阿尔弗雷多的父亲阿芒产生冲突时的内心挣扎,再到最后病入膏肓的状态,每一个眼神的变化,我都试着通过借鉴影视、意大利博物馆中的人物油画等资料,去寻找人物的状态。”
中方导演林梅,也见证了学子们投入地打磨每一场戏。“上音歌剧院自2019年落成启用以来,学生们通过参与《康定情歌》《贺绿汀》《费加罗的婚礼》《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茶花女》《卡门》等中外歌剧制作排演,从打基础开始逐步熟悉、适应并享受舞台,不断成长。”
排练指导、上音作曲指挥系教师管珺表示,此次参演歌剧的演员既有舞台经验丰富的博士生,也有年轻的本科生参演。“别看角色小,难度却不低。比如剧中一位仆人只有三句台词,但嘴皮子需要练得非常溜,咬字也得非常清晰,辅音和节奏感也有很高的要求。”为了帮助学子们找到状态,学校在音乐作业阶段安排专门的语言教练,逐字逐句陪演员们练习。在进入戏剧作业前,还针对每个角色的性格进行分析,帮助演员理解台词情境,便于背谱和表演。
据了解,院长廖昌永不仅担任此次中外合作版《茶花女》艺术总监,也会在部分场次中饰演父亲乔治·阿芒一角。该剧演出阵容,还包括来自欧洲的歌剧新星卢克蕾齐娅·德雷和里德·卡塔尔多,上音声乐歌剧系学生顾文梦、范雪妍、冯浩然、朱贺、张功浩、邵瀚锋,以及来自上音青年歌剧团的师生,合唱由上海音乐学院合唱团担纲。
未注明出处图片由上海音乐学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