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区蓓蕾幼教集团龙瑞幼儿园打造的“绘本之夜”,成为家校互动、以美育人的一场盛宴。


  龙华区和平实验学校开发的“鞋盒里的中国”项目课程。

  日前,深圳市教育局召开工作部署会,在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学生“美育一件事”工作,推动学生每年坚持做好一件事,将美育贯穿学校教育、融入学习生活,助学生打好人生底色。

  罗湖区莲南小学(集团)

  独创“升旗诗礼”

  构建‘以诗育人’育人体系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随着平仄起伏的韵律,清脆纯真的童音在深圳市莲南小学的操场上回响。每周一升旗仪式上的诗礼展演,是莲南小学德育工作的特色仪式,也是莲南小学推动“美育”的一个精彩缩影。

  中华诗词是动人的美学瑰宝,源远流长的诗词携着声韵之美,化作学子们口中抑扬顿挫的音律。这些承载着民族审美密码的经典,正通过独创的“升旗诗礼”浸润着孩童的心灵。当平仄的韵律在童声中跳跃,传统文化成了可触可感的生命律动。

  “我们正在积极构建‘以诗育人’的育人体系,让学生感受‘浸于诗、润于心’的变化,而这一切的核心是‘贵在坚持’。”莲南小学负责人透露,学校通过诗教项目,引导学生每日诵读,让学生们潜移默化地实现以诗启智、以诗润美、以诗化人的育人效果。  

  龙华区和平实验学校

  旧鞋盒融入奇思妙想

  实践中发现生活之美  

  小小鞋盒,可能蕴含大奥妙。由龙华区和平实验学校开发的“鞋盒里的中国”项目课程,把旧鞋盒变成了一件件“艺术作品”。

  学生们收集旧鞋盒素材,通过查阅资料,构思布局、设计细节等方式,把曾经去过的地方的历史、人文、自然、科技融合进一个小小的立体空间——小小鞋盒中,有学生通过精巧建模复刻潮汕工夫茶艺场景;有以微缩景观再现历史文化名城地标建筑;更有创新者运用光影交互技术让敦煌壁画翩然灵动……这些承载文化基因的创意作品不仅构筑起流动的美育成果,更形成“创作—展示—启发”的良性教育生态,学生们也在动手中完成了文化记忆的接力与传承。  

  深圳市第二幼儿园

  艺术展搬进幼儿园

  艺术家和孩子一起玩  

  去年夏天,深圳二幼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展大迁徙”,把一场艺术盛宴搬进了幼儿园,并更名为“诗与艺术——孩子们一起玩”的艺术展,这不仅是深度践行“儿童参与”理念的大胆尝试,也是美育浸润行动的一次生动实践。

  此次展览别出心裁,于园内精心打造了独立的展览与创作空间,以音频、图片、视频、实物、景观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为载体,为孩子们搭建起一座沉浸式互动体验的艺术殿堂。与此同时,策展人方立华、艺术家刘彧文等组成的专业工作团队走进园内,开展了别具一格的“眼睛、放大镜、望远镜、转换器”教师工作坊。

  在工作坊中,团队成员将艺术家看待儿童的独特视角、观察日常生活的细腻方式,以及多元创新的创作思路倾囊相授。助力教师队伍重新审视日常课程与教学思路。  

  南山区蓓蕾幼教集团龙瑞幼儿园

  在绘本之夜里

  孩子沉浸式感受童话  

  南山区蓓蕾幼教集团龙瑞幼儿园打造的“绘本之夜”,成为家校互动、以美育人的一场盛宴。在这场沉浸式场景艺术中,孩子们拥有了一个梦幻童话宇宙。

  以《团圆》《野兽国》《飞吧,梅尔》《遇到你,真好》等7部获国际大奖的绘本作为创作蓝本,幼儿、家长与教师各尽其能,共同创作——当家长们在电锯与画笔间重拾童真,当孩子们目睹绘本角色跃出纸面,一场关于美的启蒙正在发生。

  “这是没有围墙的大型创作现场,让每个参与者都成为美的创造者与传播者。”幼儿园负责人表示,当教育回归生活现场,美育就变成可触摸的生命体验。在真实可感的艺术场域中,获得面向未来的审美素养与创造能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