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诗

春天

文/海子

你迎面走来

冰消雪融

你迎面走来

大地微微颤栗

大地微微颤栗

曾经饱经忧患

在这个节日里

你为什么更加惆怅

野花是一夜喜筵的酒杯

野花是一夜喜筵的新娘

野花是我包容新娘

的彩色屋顶

白雪抱你远去

全凭风声默默流逝

春天啊

春天是我的品质

赏析

每次看到海子的诗歌时,我都被一种莫名的沉默压抑着。其实,海子的诗歌流传到我们手里,我们再去阅读,再去查询相关资料,再去寻找相关解读,都已经不会是海子当时写诗本来的原意。

海子是愤世嫉俗的,同时也是超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他想利用诗歌来改造这个社会,因为他见识过诗歌在民众中曾是那样具有号召力。但到最后,他发现诗歌其实是最没有价值的,不过是中国式的一种特殊口号,不过是文人们的一种趣味。于是,他彻底失去了信念,最后连活着的意义都抛弃。

将文艺当做政治工具的是东方文化的特色,几千年来,无数文人前赴后继,这种现象至今依然存在,依然有庞大的拥虿,所以,我们至今也并未真正进入现代诗歌文明潮流。如果海子还活着,他大概率会嗤笑自己当年卧轨的轻率念头。他会和好友在花前月下聊聊同学会,聊聊投资学,聊聊灯红酒绿下人性的复杂。他就不会孤独的一个人站在春天里感受大地:

“大地微微颤栗

曾经饱经忧患

在这个节日里

你为什么更加惆怅”

他也不会将目光锁向野花,因为海子并非是一个崇尚自然,为朴素无华的大自然歌唱的人。尽管他写出了那就有首名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倘若海子能如此通透,或者说能放身于“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那么,他就不会在《日记》里将德令哈描写的“…只有戈壁/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不会觉得德令哈“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海子不是现代文明中诗人,他还是传统的士大夫文人。在他的心灵世界里,诗歌是用来宣泄自己“不平”的,是“可以怨”的,是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的:“诗者,心之声也。”。

所以,《春天》一诗中写到“野花是一夜喜筵的酒杯/野花是一夜喜筵的新娘/野花是我包容新娘/的彩色屋顶”,我们也读不到“春天”的气息,我们读到的不过是浪漫主义色彩。不少评论家将海子定义为田园诗人,在我看来有点差强人意。将海子定义为朦胧诗人,我估计朦胧诗派大佬们未必真原意接纳这位窜天入地,甚至想大闹天宫的桐城派文化熏陶出来的毛头小子。所以,将海子定义为先锋派诗人,是最合适的。

海子崛起时曾一度有技压群雄的壮然景观,可惜我们已经看不到了。我们能感受到的只是他的余响,能讨论的也是这个余响!

作者

邵风,安徽肥东人。笔名:康信德;艺名:松谷山人等。作家、编剧、书法爱好者,作品散见于《诗歌月刊》、《特区文学》《安徽文学》等各类杂志刊物。主要作品有小说集《来贝》;电影剧本《出租房》系列、科幻剧本《托鲁传奇》、《克罗人》,历史题材剧本《十万火急》、《旧金山往事》等;长诗《贾佑思历险记》等,以及大量抒情诗歌及文学评论。

付费评诗

如需付费评诗,可加读睡诗社微信:9813731 (验证消息请写:评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