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人名地名皆是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世忠,我求你...”
婚礼的喜庆刚刚散去,红烛摇曳下,49岁的宋玉梅突然跪在了新婚丈夫面前,声音颤抖,眼中含泪。
65岁的张世忠愣在原地,手中的喜酒杯差点滑落。他怎么也没想到,等待自己的不是甜蜜的新婚之夜,而是这样一个令人震惊的场景。
“玉梅,你这是怎么了?”张世忠放下酒杯,惊讶地看着跪在地上的新婚妻子,“有什么事好好说,为什么要下跪呢?”
宋玉梅抬起头,泪水模糊了她精心描画的妆容:“世忠,我有个请求...求你答应我...”
婚礼上,宋玉梅还巧笑嫣然地挽着他的手,接受亲友的祝福。谁能想到,就在几小时后,同一个女人会以这种方式打破所有美好憧憬?
张世忠的脑海中闪过无数疑问:我是被骗了吗?她为什么要嫁给我?难道只是为了我的退休金和房子,正如儿女们警告的那样?
新婚之夜的红烛依旧明亮,可两颗心之间,却横亘着一个无法言说的秘密。
01
半年前。
张世忠一个人坐在社区公园的长椅上发呆,腿上摊着一本翻了一半的《教育的本质》。今天是他65岁生日,儿子只发了条消息,女儿打了个电话,都说工作忙,回不来。他的三居室公寓,又要一个人对着蛋糕许愿了。
“这个位置有人坐吗?”
一个温柔的女声打断了他的思绪。张世忠抬头,一位穿着深蓝色连衣裙的中年女性站在他面前,手里提着个装满蔬菜的环保袋。
“请坐。”张世忠微微挪了挪位置。
女人放下购物袋,长舒一口气:“买菜真累人,尤其是一个人的时候。”
张世忠点点头,又沉默地看起了书。
“《教育的本质》?”女人好奇地看了一眼,“我也读过,觉得他对应试教育的批判很到位。”
张世忠惊讶地抬头:“你也是教育工作者?”
“实验小学音乐老师,宋玉梅。”女人笑着自我介绍,眼角的细纹让她的笑容显得格外亲切。
“张世忠,退休高中校长。”
两个人像是找到了知音,一聊就是两个小时。
“今天是我生日,”张世忠看了看表,突然说道,“本来想买块蛋糕回去自己过,现在好像也不必了。”
“生日?”宋玉梅惊讶地说,“那怎么能一个人过呢?孩子们不来陪你吗?”
张世忠苦笑:“都忙,儿子在广州,女儿在北京,平时连电话都少。”
“那太巧了,”宋玉梅眼睛一亮,“我家离这不远,刚买了菜,不如去我家吃个便饭?我手艺还不错。”
张世忠有些犹豫:“这不太合适吧?”
“有什么不合适的,”宋玉梅豪爽地说,“都是半截入土的人了,还讲究那些?再说了,我丈夫去世,儿子又不在身边,一个人吃饭也怪没意思的。”
就这样,张世忠稀里糊涂地跟着宋玉梅回了家。她的厨艺果然不错,清蒸鱼、红烧肉、炒青菜,色香味俱全。两人边吃边聊,竟然越聊越投机。
酒过三巡,张世忠感慨道:“宋老师,没想到我们有这么多共同话题。”
“叫我玉梅就行,”宋玉梅给他倒了杯茶,“我丈夫在世时,常说我太孤僻,很少有人能跟我聊得来。今天一见,倒是像认识了很久的老朋友。”
张世忠点点头:“我妻子四年前因病去世,我能理解那种孤独感。”
从那次生日晚餐后,两人的交往日渐频繁。张世忠发现自己开始期待与宋玉梅见面的时刻。有时候只是一个电话,或者一条短信,都能让他整天心情愉悦。
一天,张明突然打来电话:“爸,最近怎么总是打不通你的电话?”
“有吗?我一直带着手机啊。”张世忠心虚地回答。
“听说你最近和一个女老师走得很近?”张明的语气有些酸,“隔壁李阿姨碰到我表哥,说看见你俩一起逛超市。”
张世忠有些恼火:“我这把年纪了,交个朋友还要向你们汇报?”
“爸,我不是那个意思,”张明语气放软,“就是担心有人别有用心接近你。听说她比你小很多?”
“十六岁而已,她今年49,又不是20岁的小姑娘。”张世忠不耐烦地回答。
挂了电话,张世忠觉得有必要和宋玉梅谈谈这件事。
晚上,两人一起在宋玉梅家吃饭时,张世忠犹豫地开口:“玉梅,我儿子好像知道我们的事了。”
宋玉梅手一抖,酒杯差点翻倒:“他怎么说?”
“担心你是别有用心接近我。”张世忠尴尬地笑了笑。
宋玉梅沉默了一会儿:“他们只是在乎你,这很正常。不过......”她停顿了一下,眼神有些闪烁,“我有些事情一直没告诉你。”
张世忠的心一紧:“什么事?”
宋玉梅深吸一口气,似乎下了很大决心:“其实我的丈夫去世才一年多,不到两年。”
“这有什么,”张世忠松了口气,“丧偶再婚没有时间限制。”
“可是......”宋玉梅欲言又止,“算了,不是大事。”
她突然转变话题的态度让张世忠有些疑惑,但他没有追问。
02
几天后,张世忠鼓起勇气,正式邀请宋玉梅共进晚餐。他选了一家环境优雅的西餐厅,精心打扮了一番。
宋玉梅穿着一条淡紫色连衣裙出现,脸上的妆容比平时精致,但眼神中似乎藏着一丝忧虑。
“玉梅,认识你这几个月,是我退休后最开心的时光。”张世忠举起酒杯,认真地说,“我知道可能有些唐突,但我想我们可以考虑结婚。”
宋玉梅的手明显颤抖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世忠,我......”
“你不用现在回答,我知道这需要考虑。”张世忠温和地说。
“不,不是的。”宋玉梅放下酒杯,“我很喜欢你,只是......”
“只是什么?”
“我有些事情还没处理好,”宋玉梅低声说,“能给我一点时间吗?”
张世忠点点头:“当然,不着急。”
但他心里却隐隐不安,宋玉梅似乎有什么心事。
三天后,宋玉梅打来电话:“世忠,我想清楚了。如果你不介意,我愿意嫁给你。”
张世忠欣喜若狂,但又有些困惑:“你确定吗?你前几天好像很犹豫。”
“我想通了一些事情,”宋玉梅的声音很坚定,“不过,结婚后我可能会有些...特殊的请求。”
“什么请求?”
“到时候再说吧,”宋玉梅轻声说,“希望你能理解我。”
这个神秘的暗示让张世忠心中充满疑问,但爱情冲昏了他的头脑,他没有深究。
当张世忠向儿女们宣布要再婚的消息时,遭到了强烈反对。
“爸,你疯了吗?才认识多久就要结婚?”张明激动地说,“你对她了解多少?”
张晓更直接:“她一定是看上咱家的退休金和房子了!她自己有房子吗?存款多少?前夫是怎么死的?”
“晓晓!”张世忠严厉地打断女儿,“你怎么能这样说?宋玉梅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自己有工作、有住房。”
“那她为什么急着嫁给你?”张晓不依不饶,“她比你小那么多,各方面条件也不差,为什么不找个年龄相仿的?”
张世忠无言以对,心中也不禁有了一丝疑虑。
晚上,他把儿女们的顾虑告诉了宋玉梅。出乎意料的是,宋玉梅非常冷静。
“他们的担心很正常,”她平静地说,“如果换作是我的儿子,我可能也会有同样的疑虑。”
“你不生气?”张世忠有些惊讶。
“有什么好生气的?”宋玉梅微微一笑,“不如这样,我们见面聊聊,当面解除他们的疑虑。”
周末,张明和张晓来到父亲家,见到了宋玉梅。兄妹俩表面客气,但眼神中的审视和防备显而易见。
“宋阿姨,冒昧问一句,”张明开门见山,“你为什么想嫁给我爸爸?”
宋玉梅平静地放下茶杯:“这个问题我问过自己很多次。我不缺钱,有自己的房子和退休保障,嫁给你父亲不是为了物质条件。我选择和他在一起,是因为他给了我久违的温暖和理解。”
“那你为什么不选择和自己年龄相近的伴侣呢?”张晓追问。
宋玉梅轻叹一声:“年龄只是数字。和老张在一起,我感到轻松和自在,这比年龄差距重要得多。”
虽然宋玉梅回答得滴水不漏,但张世忠敏锐地注意到,每当谈到某些话题,比如婚后计划时,她的眼神总会闪烁,似乎有什么难以启齿的秘密。
送走儿女后,张世忠终于忍不住问道:“玉梅,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宋玉梅明显一怔,随即勉强笑道:“能有什么事?可能是见你儿女有点紧张吧。”
张世忠没有继续追问,但心中的疑云却越来越重。
03
婚礼筹备期间,宋玉梅的举动更加令人费解。她坚持要简单办理,不要大摆宴席;她拒绝张世忠到她家过夜,说要等到正式结婚。
结婚前一周,宋玉梅突然又问能否接受特殊要求。
“什么要求?”张世忠有些警惕。
宋玉梅摇摇头:“现在还不能说,但我保证不会伤害你。如果你不能接受,我们现在退婚还来得及。”
张世忠心中五味杂陈。他爱宋玉梅,但这种神秘感又让他不安。最终,爱情战胜了理性:“只要不是原则问题,我都能接受。”
婚礼当天,宋玉梅穿着简单的淡紫色旗袍,气质高雅。张世忠穿着深蓝色西装,看起来精神焕发。虽然儿女们的态度依然冷淡,但至少出席了婚礼。
婚礼结束后,新婚夫妇回到了张世忠的家。他们的新家已经重新装饰过,温馨而舒适。
“终于只有我们两个人了,”张世忠松了口气,倒了两杯红酒,“为我们的新生活干杯。”
宋玉梅接过酒杯,手微微发抖:“世忠,我有话要对你说。”
“什么事?现在可以告诉我了吧?”张世忠半开玩笑地说。
宋玉梅放下酒杯,突然跪在了张世忠面前。
“玉梅!你这是干什么?”张世忠大惊,连忙去扶她。
“世忠,求你答应我一个要求。”宋玉梅的声音颤抖却坚定,眼中含着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