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班夫山地电影节

当莫莉·米切尔的尖叫声撕裂博尔德峡谷的寂静,这个被花岗岩裂缝吞噬的瞬间,注定成为当代极限运动史上最具启示性的坠落。

2020年10月1日,传统攀登者莫莉从9米高的岩壁坠下,撕碎整整4个保护点,垂直砸在垫板上,2节腰椎应声断裂。这场灾难撕开了极限运动文化精心粉饰的创口——他们不禁叩问自己,自由攀登者/极限运动员的精神是否正常?

当肉体坠落时,心理防线的崩塌远比骨骼粉碎更致命。莫莉开始不断地叩问自己,“我为了攀岩连命都不要,这值得吗?”“我亲手放的保护装置,真的可靠吗?”这两个问题,如同沉重的枷锁,将她拖往自我怀疑的深渊。


“Crank It”作为40英尺运动攀路线,以花岗岩特有的极致难度著称,技术为5.13d,完攀者寥寥。但若采用传统攀登方式——刻意避开挂片和预先设置的膨胀螺栓,自己放置凸轮装置和岩塞的话,这条路线便成为难度与恐惧的“完美混合体”。

2020年秋天的那个下午,莫莉选择以全装备传统攀登方式挑战这条「死亡路线」时,注定要与岩壁展开一场关于信任与背叛的终极博弈。


图源 Dropping Molly 剧照

裂缝间的岩石像涂了油般光滑,几乎没有任何抓点,她的手指因用力而发白。当她全神贯注地通过crux(攀岩最难点),卡入保护装置后,却在发力跃向下一块岩点时,突然脚下一滑。

接下来的三秒:她的身子如同巨石,垂直落下,没有后仰、没有缓冲;一、二、三、四个保护装置接连崩脱,身体在空中失控翻转;保护者被绳子迅速拉起,而她后背砰的一声,重重砸在地面。一声哀嚎,“No no no, I'm not okay”。


图源 Two years after her fatal fall, MollyMitchell returns and climbs Crank it(5.13+ R/X)Trad-Lacrux climbingmagazine

两节腰椎骨折的剧痛让她几乎昏厥,但意识清醒的瞬间,更让她恐惧——那些曾让她信赖如战友的装备,她引以为傲的攀岩技术,竟集体“背叛”了她。

这场坠落事故,摧毁的不仅是职业运动员的躯体,更是维系攀岩者与岩壁的信任纽带——岩壁的背叛比死亡更可怕,因为它否定了所有技术训练的意义。


戴上背部支架的九周恢复期里,莫莉的噩梦从未停止。即便后来能重新走路,能回到岩馆训练,但当她第一次尝试最简单的5.9级路线时,眼泪和冷汗同时失控。

她的手指死死抠着岩点,全身发抖、泪水止不住地流,明明知道保护绝对安全,但内心的恐惧却如潮水般将她淹没。“我不信任装备更不信任自己。”这位曾征服过全球顶尖难度的攀岩女王,在纪录片镜头前狼狈得像个新手。


图源 Dropping Molly 剧照

“我是不是疯了?为什么还要坚持这项危险的运动?” 她开始质疑自己对攀岩的热爱,又怀疑自己是否应该放弃。她的困境戳中了无数人的隐痛:我们总以为战胜了现实的困难就能重获新生,却忘了心理的创伤会像幽灵般纠缠。

莫莉的焦虑症和拔毛癖(一种压力下的强迫行为)在此时复发,像两面镜子映照出人类面对创伤时的本能反应——身体可以痊愈,但对失控的恐惧却会扎根。


即使恐惧,但总有一股力量在涌动。她开始执行一套“恐惧脱敏计划”——关键在于扩展舒适区——重返恐惧的情境而非恐慌状态,在自我突破与适度后退间寻找平衡。她从安全高度反复练习坠落开始,让身体记住“失控也可以安全着陆”,逐步增加冲坠高,慢慢消解未知恐惧。

在恢复的过程中,莫莉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装备和技术。她与Wright(《Dropping Molly》纪录片制作人)合作,在当年脱出的保护点位置反复测试,找出所有潜在漏洞。最后发现双绳系统可以将冲击力降低 40%,并在关键位置测试出更可靠的保护方案。

用微小成功覆盖创伤记忆以积累点滴信心,当然认清舒适区边界也同样重要,与其强行突破,不如耐心扩展——激进冒进往往适得其反。


图源 Instagram用户@molly.mitchell

莫莉也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康复过程,她的手指渗血,身体因疲惫而颤抖;她记录下每一次失败的经历,以及自己是如何从失败中站起来的。

9米坠落最终演变成一场社会实验:当一个人敢在社交媒体上展示伤疤,TA就为所有躲在完美面具后的人打开了逃生通道。

有粉丝评论道:“谢谢分享你的故事,莫莉!三周前我也在攀岩时摔断了脊椎,刚做完手术。听到其他攀登者重返岩壁的故事,就像在隧道尽头看到了光。”


图源 Instagram用户@molly.mitchell

在当代传播学的“瑕疵革命”浪潮中,莫莉的社交媒体账号化身数字时代的创伤博物馆。

每张记录复健挫折的照片、每条抵抗焦虑发作的推文,都在解构传统英雄叙事的虚伪性——我们总在征服,但真正的突破时刻,往往发生在承认“我害怕”的瞬间。

这种将失败转化为公共疗愈资源的勇气,使她的坠落获得了比攀登本身更深远的意义。


2年后,莫莉开车前往“Crank It”,手心不由自主地冒汗。但这次,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自信。

她采用了双绳系统,将冲击力分散到两根绳索上,同时在关键位置放置了经过特殊测试的 “黑色 Totem Cam”。攀登的每个技术细节都成为心理战场的具象化呈现。


图源 Dropping Molly 剧照

关键是!莫莉在右侧夹角放置最难放的装置时,因过度抓握,险些在保护点上方坠落——当年坠地前的感受涌回脑海,不断侵蚀她。也就是这时,她的保护者Garth喊:“累了也能干,继续!”

所以她迅速爬完最后一部分,不得不摇晃着放好保护点。最后以“鸡翅姿势”(术语:岩者在岩壁上,手臂不自然地向外张开、弯曲,类似鸡翅膀的形状,以保持平衡或者够到某个位置)扣入顶链的瞬间,两年间积攒的恐惧与勇气在岩壁上完成终极对冲。

这场「心理韧性的实体化展演」的攀登,不仅刷新了路线历史,更验证了现代创伤心理学的核心命题——真正的修复,始于对失控的优雅掌控。


纪录片中,她在首次重返岩壁时痛哭的镜头,比任何巅峰时刻都更具穿透力——这是对“强者必须无懈可击”畸形价值观的彻底反叛。

当她得知患上了双相情感障碍时,父亲却对她说:“你的肌肉构造本就异于常人,管什么正常呢。” 这句话,仿佛是对莫莉生命的一种诠释。她的执着和热爱,在岩壁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


图源 Dropping Molly 剧照

当她攀上顶峰,夕阳的余晖洒在身上,仿佛披上了一层金色的战甲。虽然仍会痛哭、仍怀疑装备、仍被恐惧支配,事故中保护器脱出岩壁的触感依然清晰。

但她说:“不必苛求步步完美,允许自己小步前进,坦然接受状态偶尔的回落,包括那些暂时失控的时刻……现在的我也许和从前不同,但相信,最终我们能超越曾经认为的极限。”

·生命如岩,坚韧如瑰·

当夕阳将“Crank It”路线的花岗岩壁染成橙色,莫莉 · 米切尔的故事早已超越运动纪录片范畴。这位用脊柱裂痕丈量人类心理韧性的攀岩者,正在悬崖峭壁与社交媒体的双重场域中,为所有被困在完美主义牢笼中的现代人,凿刻出一条通往真实自我的救赎之路。

当我们凝视裂缝时,裂缝也在凝视着我们,但真正的勇士,会选择在坠落中完成最后的叩问。那条曾吞噬她的裂缝,如今已成为照亮整个极限运动产业的灯塔——在恐惧与勇气的永恒博弈中,胜利,永远属于敢于展示伤疤的觉醒者。

参考资料:

[1]https://www.climbing.com/news/molly-mitchell-crank-it-redemption/

[2]https://zhuanlan.zhihu.com/p/68599961




本文转自:班夫山地电影节

· 班夫山地电影节宣传片 ·


北京深影国际影城(学院南路店)

位于海淀区学院南路50号哇沃生活广场3层

距地铁13号线大钟寺站B口1.2KM












*左右滑动查看本辑电影详细信息








*左右滑动查看本辑电影详细信息


中国首映



*左右滑动查看本场电影详细信息



*本辑详细片单,敬请期待









*左右滑动查看本辑电影详细信息


*鸣谢赞助商加拿大BC省旅游局








*左右滑动查看本辑电影详细信息












*左右滑动查看本辑电影详细信息



*本辑详细片单,敬请期待










*左右滑动查看本辑电影详细信息










*左右滑动查看本辑电影详细信息

影片顺序以实际播放为准


阔别一年,再次相见!这次3天的集中放映里,我们衷心希望每一位观众朋友都能选到适合的影片。

除了时间、主题等,以下观影指南供你选择:

滑雪爱好者

4个专辑中都有关于滑雪运动的影片,分别是第一辑《一路向东》、第二辑《从白雪到黑土》、第三辑《雪域双乡》和《欢迎来到矿坑》、第四辑《轻松双腿》《一生之旅》,《她的探险》影展也有噢。

攀登爱好者

如果你向往之地位于高山之巅或岩壁之上,那么第一辑《伊恩》和《坠落莫莉》、第二辑《109度之下》、第三辑《盘石传奇之希里尚卡峰》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欧洲户外影展》、《她的探险》影展中也有攀登类影片放映。

山地车爱好者

关于山地车的影片在4个特辑中都有呈现,分别是第一辑的《随时出发 – 加利福尼亚》、第二辑《我的游“雪”场》、第三辑《艾略特·杰克逊 —扔掉麦克》、第四辑《多洛米蒂山脉》。

皮划艇

第一辑、第三辑中有关于皮划艇的影片可供选择。

环保/户外人文爱好者

第一辑、第二辑、第四辑中都有相关影片,更推荐噢。

亲子家庭

第二、三、四特辑中都有以家庭为单位的户外影片,期待各位资深班夫迷带领小班夫迷在本届电影展有别样收获。


进入“报名工具微信小程序”购票


单场票价

中国户外电影世界巡展影片展 99元/张/场

其他场次129元/张/场

单日套票

19日套票(三场)369元/套

20日套票(四场)459元/套

26日套票(三场)369元/套

三日大通票(三日十场)1129元/套

儿童票

不足1.3米,不占座位,免票。

如占座位,儿童与成人同票。

团购及包场

20张及以上单场票,享受9折优惠

50张及以上单场票,享受8.5折优惠

*如有团购需求,联系小班客服,

15210038715(同微信)、18640086413 进行咨询

(客服工作时间:早9:00-晚21:00)


1.入场时间:

建议提前30分钟到达影院,以免错过精彩!

2.排片说明:

本次共有10场不重复的电影,不重复播放。

3.关于退票:

因本活动为一次性影展活动,门票售出,不退不换,请您理解。但以往班夫展映现场/班粉群里,会有很多没有买到票的观众等着转让,可以一试。


1.在观影过程中,请将手机等通讯设备调至静音或关闭状态,以免影响他人观影体验。

2.开始放映后,禁止任何形式的摄像、拍照、录音行为,让我们共同保护这些优秀户外电影的版权。

3.展映时,请用你的掌声表达你的热爱;每场放映后,我们会在粉丝群发放本场电影的授权图片和片花链接,请尽情发圈,表达你对影片、故事和片中人物的喜爱。

4.为记录本次线下观影活动的精彩瞬间,我们将在现场进行摄影/摄像,用于活动回顾、宣传推广及社交媒体等非商业用途。如您介意出镜,请于观影前现场告知班夫工作人员。


合作伙伴持续增加中

欢迎成为我们的伙伴吧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镜DOC

推广|合作|转载 加微信☞zhanglaodong

投稿| aotujingdoc@163.com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