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
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两天后3月30日,汤加发生7.3级地震,截至3月30日,2025年全球共发生19次6级以上的地震。3月31日,“地球被激活了吗?”话题冲上热搜。
对此,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田兵伟告诉封面新闻,虽然全球地震活动具有周期性,但并不存在“地球被激活”这种说法。从全球地震活动来看,每年全球6级以上地震约120-150次,平均每月10-12次左右,因此短时间内多地发生地震并非罕见。他表示,“从当前来看,中国地震活动仍处于正常范围内。”
3月30日,缅甸曼德勒市区一处楼房倒塌成为废墟。
缅甸地震系全球今年来最大地震
据统计,2025年,截至3月30日,全球共发生了19次6级及以上的地震事件。其中,6.0至6.9级地震有16次,7.0至7.9级地震有3次。我国发生了2次6级以上地震。
2025年3月28日缅甸发生的7.9级地震不仅是今年以来全球最大的地震,也是缅甸近百年来发生的最大的地震。在缅甸历史上,曾经于1912年、1946年、1947年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
“实皆断裂带是缅甸最重要的活动断层,长约1200公里,为右旋走滑断层。历史上多次强震,如1930年勃固地震均与此断裂带活动相关。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实皆断裂带附近,推测其滑动运动直接触发了地震。”田兵伟表示。
而3月30日汤加7.3级地震则是由于太平洋板块以较快速度向西俯冲到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之下,导致应力积累并突然释放所引发。“这种板块俯冲地震是汤加及周边地区常见的地震类型,可能会引发中等震感,并在海底发生较大垂直位移时带来轻微海啸风险。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该地震与火山活动直接相关。”
云南为何受影响?
缅甸地震后,云南震感强烈。
田兵伟分析主要原因,一是地震的震中距离中国云南边境仅294公里,相对较近。二是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仅30千米,属于浅源地震,能量几乎未衰减便直达地表,破坏力极强。“浅源地震的面波能量占比高达70%,沿地表传播时衰减缓慢,使云南294公里外的地区仍能感受到强烈震动。”另外,地震波通过地壳传播,经过云南地区时,由于地形的放大效应,震感更为强烈。
缅甸地震后,3月29日,云南会泽发生4.4级地震,与缅甸7.9级地震有关吗?
对此,田兵伟表示,两次地震存在远场触发关系,“但不属于同一次地震”。
缅甸地震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俯冲带,而云南地震发生在小江断裂带附近,两者构造环境不同。由于缅甸地震释放了大量能量,可能对云南地区已积累高应力的断层造成扰动,使其提前破裂,引发小规模地震。因此,“云南会泽地震更可能是受缅甸地震应力调整影响而提前发生,但本质上仍属于云南自身的地震活动。”
地球被激活了吗?
为什么3月地震如此密集?连续发生地震,“地球被激活了吗”话题冲上热搜。对此,田兵伟表示,从全球地震活动来看,每年全球6级以上地震约120-150次,平均每月10-12次左右,因此短时间内多地发生地震并非罕见。虽然3月发生的地震在时间上接近,但它们主要受不同的构造应力控制,并无直接因果关系。“属于正常构造活动,并未超出历史平均水平。”
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区域,是地震活动较为频繁的国家之一。尽管多个地震在时间上较为集中,但从地震构造来看,它们的成因并不完全相同。比如,西藏定日地震发生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带、河北廊坊地震处于华北平原地震带。
从科学角度来看,地震的发生是受区域性构造运动控制的,并非全球同步现象。虽然有些大地震可能会通过地震波影响远处断层的应力分布,使本来接近破裂的断层更容易发生地震,但并不是所有地震都是相互触发的。从当前来看,中国地震活动仍处于正常范围内。
他提醒,虽然全球地震活动具有周期性,但并不存在“地球被激活”这种说法。公众需要关注地震预警信息和提升防震减灾能力,科学防震,而不必过度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