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0日下午,青岛即墨古城小区C区一栋高层住宅内突发爆燃事故。



目击者回忆,当天本是周日下午的宁静时光,一声巨响突然炸开,楼体剧烈震动。爆炸瞬间,火焰裹着黑烟从一户居民家的窗口喷涌而出,玻璃碎片、家具残骸甚至砖块被气浪掀飞,散落至楼下数十米外的绿化带。浓烟形成的“蘑菇云”在楼顶翻腾,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焦糊味,不少居民误以为是地震,慌乱中赤脚逃出家门。



消防车10分钟内赶到现场,架设云梯直攻火点。由于火势集中在高层,救援难度较大,但消防员仅用半小时便扑灭明火。官方暂未公布伤亡数据,但疑似附近居民透露,爆炸房间内有一人因躲避不及被烧伤,已送医治疗。





火灾扑灭后,救援人员进入现场勘查,发现屋内三辆电瓶车的金属骨架几乎被烧成焦炭,塑料外壳熔化成黑色黏稠物,与烧毁的沙发、家电混成一地狼藉。最触目惊心的是,房间的整面落地窗被炸出两个大洞,外墙混凝土剥落,裸露的钢筋扭曲变形,宛如灾难片场景。



尽管官方调查仍在进行,但三辆电瓶车残骸的出现,让舆论迅速聚焦电池安全隐患。



知情人士透露,涉事住户长期将电瓶车推回家充电,甚至用“飞线”从高层垂降插座。



也有目击者称,爆炸前曾听到类似鞭炮的“噼啪”声,推测住户可能违规存放烟花爆竹,火星引燃电瓶车。但消防员现场排查后暂未发现火药残留,这一说法尚未被证实。



即墨消防部门强调“不传谣、不揣测”,但承认近年来电瓶车入室充电已酿成多起悲剧。网友则犀利质问:“电梯装了阻车系统都拦不住,这三辆车是怎么上楼的?” 舆情发酵下,当地社区连夜突击检查,仅古城小区当晚就清出违规停放的电瓶车23辆。



事故刚被爆出,评论区就炸开了锅。网友都在问,三辆电瓶车怎么挤进电梯的?有人吐槽物业监管没用,明明装了电梯阻车系统,结果住户用雨披一盖就糊弄过去了。还有业主说,他们小区的充电桩收费比商业电费贵三成,这不是逼人偷偷拉线充电吗?



现在规定全是嘴炮,物业只能劝不能罚,最高罚500块连电瓶车零头都不够。网友都说违法成本还没奶茶贵,谁怕啊?看看深圳直接立法禁止电动车上楼,违者罚2000元,多硬核!各地法规简直青铜水平。



2023年北京通州某小区因电瓶车爆燃致5人死亡的惨案仍历历在目,而此次事故中,三辆电瓶车同时充电的“高危行为”更暴露了部分居民对风险的漠视。



记住,安全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要么满分要么零蛋。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文章素材、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