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全红婵陈芋汐的跳水新篇章

巴黎奥运会让全红婵和陈芋汐的名字紧紧相连,

两人联手摘得了女子双人十米跳台的金牌。



从那以后,她们成为了双人跳水赛场上不可或缺的黄金搭档,

共同征战多项赛事。然而,随着墨西哥世界杯即将拉开帷幕,

大家惊讶地发现,在这次名单中,这对组合并未继续携手出战,

取而代之的是一对新面孔。不仅如此,

两人的未来动向也发生了变化,各自选择了不同的方向,

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全红婵出生于2007年,来自广东湛江。小时候身体并不强壮,

但在7岁那年,她在学校的一次活动中因跳跃表现突出被教练相中。当时她身高刚过1米2,

但跳跃距离却能超过1米7,这一天赋让教练毫不犹豫地将她招入队中练习跳水。



凭借快速的学习能力,几年后她便成功进入广东队,并在13岁时斩获全国冠军。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上,

14岁的她首次站上10米跳台,以几乎无水花的完美一跳赢得了金牌,

成为中国跳水史上最年轻的奥运冠军。



陈芋汐比全红婵年长两岁,2005年出生在上海。她的家庭充满体育氛围,

爷爷是老运动员,父母都在体育学校工作。受家庭影响,她从小就开始锻炼体格,

并在7岁时正式学习跳水项目。初学阶段,她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很快掌握了基本动作,

成为众多教练争抢的对象。11岁进入上海队,13岁获得全国冠军,

14岁时在2019年世锦赛上站上10米跳台并成功夺金。



两位选手都具备非凡的天赋,一个以爆发力见长,另一个则以技术著称,

迅速成长为队伍中的佼佼者。在东京奥运会上,这是她们首次搭档参赛,

彼时全红婵崭露头角,而陈芋汐已小有名气。两人配合默契,身高相近,动作协调一致。比赛中,

她们的每一次入水都如同镜面般平静,裁判纷纷给出高分。那次奥运会,

双人金牌毫无悬念地落入囊中,观众们普遍认为这对搭档几乎无敌。



从2022年世锦赛到2023年亚运会,再到2024年巴黎奥运会,

她们在双人10米跳台上的冠军从未旁落。每次比赛结束后,

观众席总是挥舞着国旗,跳水队“梦之队”的声誉愈发响亮。

尽管双人项目合作顺利,但在单人10米跳台上,两人则需要正面较量。东京奥运会上,

全红婵凭借出色的表现一举成名,获得了单人金牌,而陈芋汐紧随其后拿下银牌。那时,

全红婵仅14岁,体重轻盈,动作干净利落;陈芋汐16岁,技术扎实,但总差那么一点点。赛后,

陈芋汐拍着全红婵的肩膀露出笑容,但内心的不甘却显而易见。多年来,单人冠军一直是她的目标,

然而全红婵的到来使她不得不退居二线。



同样的情况延续到了巴黎奥运会,两人之间的差距依旧微乎其微,

陈芋汐再次遗憾错失金牌机会。比赛结束后,两人拥抱在一起,

陈芋汐眼眶泛红,镜头扫过时,她悄悄擦拭着眼泪。队内成员都清楚,

虽然两人关系亲密,但赛场上终究是竞争对手,谁都渴望站在最高领奖台上。

跳水运动对年龄要求极高,年轻时必须全力拼搏,一旦身体状态发生变化,机会便会减少。全红婵比陈芋汐小两岁,

身体条件更具优势。而近年来,陈芋汐正处于发育期,身高增长导致她在跳台上的感觉与以往有所不同。经过多年的配合,

两人在双人项目上的默契无可挑剔,但在单人项目上,道路逐渐分化。全红婵天生适合10米跳台,

入水时水花极小,动作稳定,每次比赛都能获得高分。相比之下,陈芋汐虽然技术娴熟,

但身体变化让她在单人比赛中始终欠缺一点火候。自2019年获得世锦赛冠军以来,

随着全红婵的崛起,她的机会明显减少。



教练组意识到,跳水队不能永远依赖这两名选手,必须为新人创造空间。同时,考虑到两人的年龄渐长,

身体状况也需要为未来做打算,兼顾双人和单人项目可能会带来过多负担。因此,在此次墨西哥世界杯的名单中,

陈芋汐并未继续报名单人10米跳台,而是转战混合团体项目,与陈艺文、王宗源、程子龙组成全新团队。另一方面,

全红婵专注于单人10米跳台,力求在这个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这是周继红退休后跳水队的首次亮相,教练组希望尝试新的策略,

探索队伍是否能够继续保持顶尖水平。全红婵目前身体状态良好,

天赋依然在线,仍是10米跳台项目的主力选手。

20岁的陈芋汐选择加入混合团体项目,这是一个非奥运会项目,需要队员之间高度配合。由于尚未与新队友磨合,

她需要投入更多时间进行训练,但这无疑是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混团项目虽不如10米跳台引人注目,

却同样考验技术和协作能力。此举意在减轻她在10米跳台上的压力,

同时开拓更多的可能性。



这样的调整看似突然,实则合情合理。全红婵与陈芋汐搭档多年,

在双人项目上已取得无数荣誉。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状况需重新评估。待洛杉矶奥运会到来时,

两人都将步入20多岁的年龄段,在跳水界已不算年轻。若继续同时参与双人和单人项目,

身体恐怕难以承受。此时,队内的新生力量掌敏洁和卢为接过了双人项目的重任,

为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陈芋汐转向混团,全红婵坚守单人,

都是为了丰富队伍的战术布局,拓宽发展方向。



作为国内最年轻的三金王,全红婵无疑十分优秀。而陈芋汐经过多年刻苦训练,

同样需要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两人的分开不仅是对彼此实力的认可,

更是为国家争取更多荣誉的方式。无论结果如何,她们都是国人的骄傲。

对于这次人员调整,你有何看法?你更期待谁的表现呢?



信息来源:新京报:《全红婵等五位奥运冠军领衔 中国跳水队出征世界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