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绮蝶
从试图通过外交斡旋促成短暂停火,到3月30日威胁对俄罗斯石油实施高额关税并制裁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和实体,特朗普在俄乌问题上的立场又发生了变化。泽连斯基的立场也愈发强硬,不但坚持加入北约和欧盟,而且威胁要退出和美国的矿产协议谈判。特朗普因此警告泽连斯基这样做会遇到“大麻烦”。种种迹象表明,特朗普在俄乌问题上的策略开始从“交易导向”转向了对乌克兰、尤其是对俄罗斯强硬施压。在特朗普4月即将加征全球对等关税的背景下,对俄乌采取强硬姿态无疑会为全球经济局势带来更多不稳定因素。
近期,特朗普对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态度开始出现变化。特朗普3月30日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采访时明确表示,他对普京感到“非常恼火”,威胁对俄罗斯石油征收25%至50%的“二级关税”,同时禁止任何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或实体在美国开展业务。特朗普“恼火”的原因和普京的强硬立场有关。近来,普京坚持在战场上推进既定目标,并在和美国的沙特谈判中,拒绝全面停火(只答应在黑海海上停火),并要求美国取消对俄罗斯的制裁,并迫使乌克兰和西方盟友做出更多让步。而且,普京质疑泽连斯基的合法性并建议在乌克兰建立受联合国监督的临时政府,这一提议很快遭到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拒绝。
▲3月27日,由法英主导、旨在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的“志愿联盟”在巴黎举行峰会。
与此同时,英法等欧洲国家在力挺泽连斯基的同时,对特朗普两个月以来应对俄乌冲突的手法感到不满,包括指责美国暂停对乌军援、抛弃欧洲。在这种情势下,特朗普可能意识到无法很快找到解决俄乌冲突的突破口。其右翼团队也担心当前的两个月以来的“亲俄”策略削弱了美国在西方阵营当中的领导地位。而国安团队连日来陷入“Signal聊天”争议,一定程度上也让特朗普的执政士气受挫,进而导致他不得不对外,尤其是对俄罗斯展现强硬姿态。对俄施压有助于特朗普政府转移美国国内对其暂停对乌援助或过度亲俄的批评。但特朗普同时补充说,他与普京“关系很好”,“如果他做正确的事情,愤怒很快就会消散”。这意味着他仍未放弃“交易型”策略。
事实上,特朗普目前为止并未放松对俄罗斯的施压。
特朗普政府尚未取消或放宽2022年以来美国针对俄罗斯的任何制裁或出口管制措施,也未在2月俄乌冲突三周年之际实施新的制裁。不过,特朗普允许拜登下台前于1月10日实施的能源制裁持续生效。该制裁的目标包括俄大型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石油海运出口业务、油田服务提供商、用于出口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项目,以及能源领域高级官员、企业高管等。特朗普2月底签署的行政令,将针对乌克兰局势的国家紧急状态再延长一年,至2026年3月6日。该紧急状态由前总统奥巴马于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时宣布,包括多项对俄罗斯个人和实体的制裁。2022年后的美国其他绝大多数制裁则基于拜登2021年宣布的另一项国家紧急状态。
另外,特朗普政府的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还协同英国和澳大利亚,将一个俄罗斯网络犯罪组织纳入了特别指定国民(SDN)清单。3月5日OFAC将胡塞武装的几名成员列入SDN清单,理由是这些人和俄罗斯谈判并采购了武器。
从特朗普的言论来看,他正在调整外交策略。锁定石油这一俄罗斯经济命脉的表态,说明他正在对解决俄乌冲突失去耐心。石油是俄罗斯经济的支柱,占其出口收入的近三分之一。特朗普将制裁矛头指向俄罗斯石油,并扩展到购买方的“二级制裁”,显然意在切断莫斯科的资金来源。和拜登1月份对俄罗斯油气企业和高官实施的制裁相比,特朗普的威胁具有互补性,而且增加了(中印等国)购买俄罗斯石油的成本和风险,所以更具全球性影响。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办公大楼。
如果特朗普的对俄石油制裁威胁付诸实施,可能引发全球能源市场新一轮震荡。这对欧洲尤为不利,因其在摆脱俄罗斯天然气后仍未完全实现稳定的能源供应。当然,对美国而言,高油价有助于刺激国内页岩油生产,这也符合特朗普2.0及MAGA派推动美国“能源独立”的战略目标。
从这个角度讲,特朗普态度的转变也可能预示着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他对俄石油实施“二级制裁”不仅是在警告普京,也是在向欧洲盟友及亚洲国家(中印)发出信号:美国仍然是全球经济规则的制定者。
短期内,特朗普制裁俄罗斯石油可能会加剧俄乌紧张局势,有助于缓和美俄分歧。普京拒绝全面停火的态度非常明确,美国额外的制裁只会促使俄罗斯继续诉诸于战场,以迫使乌克兰让步。长期来看,若特朗普2.0版的制裁导致加重俄罗斯经济负担,或者加重中印等国的经济忧虑,俄罗斯或许会被迫回到谈判桌,但这需要美国转变外交斡旋策略,包括如特朗普之前所言,寻求中国“帮忙”,加大国际协调力度。
当然,特朗普针对中印等国的这种“二级制裁”,也有可能让这些国家转向中东市场,从而重塑国际能源贸易格局。这也有可能冲击美元的地位。而且,这种制裁能否成功实施,也离不开欧洲、亚洲盟友的配合。而特朗普不断升级的关税贸易战已经令盟友不满。最重要的是,美国国内也担心这种石油制裁加剧美国的通胀问题。所以,特朗普对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双向极限施压或威胁能否成功,取决于俄乌冲突及能源市场各个利益攸关方博弈的结果。
上周,美乌、美俄发表的声明都提到寻求“第三方”斡旋解决俄乌冲突的选项。若制裁未能迫使俄罗斯让步,特朗普或许也会在外交上寻求新突破。
高端访谈
更多访谈
基金会动态
更多动态
中美聚焦网|中美交流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