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圳人流行去公园挖野菜了?

上个周末,有朋友在公园散步时,看到一幕奇特的场景:几个大人带着娃,左手拎着塑料袋,右手拿着小剪刀,沿着路边的竹林不停翻腾,上前询问后得知,是在挖春笋。

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人晒出自己的“打野”战绩,一大袋的春笋、蕨菜、野葱、荠菜,收获满满。

相关攻略帖子也不少,推荐地点大多耳熟能详,都是阳台山公园、深圳湾公园、笔架山公园等一系列深圳的大型公园。

有人说,从翻开泥土到辨别野菜,最后融入味蕾记忆,沉浸式体验比课堂都更加真实,无论是对大人还是小孩。

这项活动在都市人群中复苏,多少是带着返璞归真的浪漫。


图文无关

当然,挖野菜其实不简单,也有一定风险。

野菜种类多、难辨别,有人曾经错把葱莲当野葱,毒芹误认为水芹菜,结果半夜全家去医院。

如果是公园或者绿化带上的野菜,很有可能会残留过多的农药和重金属,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除此之外,公园的植物大多是景观用途,口感与可食性比较差。阳台山公园管理员就表示,山上的竹林主要是用于山体护坡,而新笋是对老竹笋的补充,要是随便挖取,会影响竹子的更新与山体安全,不建议到山里挖野菜。

在网上,不少人对于采挖野菜的行为十分不解:“认为又不是吃不起饭,为什么要去挖野菜?”在我看来,挖野菜不过是图一个乐趣,就像是在公园钓鱼一样,只是真正的野趣,并不在于装满多少野菜、钓上来多少鱼,是在于找到人与自然共处的平衡点,而不是破坏生态环境。

那么在深圳的你,有参与或者见过挖野菜吗?如何看待在公园挖野菜的行为呢?提倡还是反对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