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源流中追溯忠诚

在时代长河里见证忠诚

在伟大征程上赓续忠诚

红军长征在阿坝的英雄历程,是长征全过程中最光辉耀眼的一段,铸就升华了长征精神的核心内涵,更是烫印在代代阿坝公安人心中的精神财富,红色是阿坝的底色,也是如今阿坝公安队伍的本色。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历史是最客观的见证者,阿坝州公安机关在红色记忆中培植理想信念,以长征精神锤炼队伍良好作风,日复一日传承英雄血脉,年复一年激荡奋进力量。按照四川公安开展“探访忠诚”系列新闻采访活动有关部署,我们把镜头和笔触对准基层一线,聚焦基层民警,将照在阿坝这片红色热土上的“藏蓝微光”,讲述给你听。


天刚蒙蒙亮,泽郎尔甲麻利地翻身起床,穿好警服,整理好警容,简单洗把脸,走到派出所小院内。

现年38岁的泽郎尔甲,是土生土长的藏族人,已在警队工作8年,现是红原县公安局龙日派出所所长。龙日派出所,海拔3790米,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海拔最高的派出所。全所民警5人,还有一个辅警。派出所所在的龙日镇地处查针梁子南麓,境内有查针梁子、红岩坝、天葬台等旅游资源。2006年农历正月初三,龙日派出所民警泽东因积劳成疾突发脑溢血,牺牲在工作岗位,被公安部追认为“一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

这天,气温零下二十多摄氏度,尽管大雪封山,由于工作任务繁重,从春节以来一直没有回过家的泽郎尔甲,想到了格马村冬草场的牧民卡某。

60岁的卡某,身体残疾,需要换发身份证,不能到派出所照相,需要安排民警上门服务。格马村冬草场离派出所有30多公里,泽郎尔甲叮嘱去办证照相的民警泽朗俄木和王波,到格马村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泽郎尔甲处理完所内急办的事后,和同事一起来到附近的查甘塘草原,了解一下冬草场的治安情况,顺便开展法治、反诈宣传。

在牧场短暂的吃饭时间,有民警问:“所长,派出所做饭的大姐家中有事请假,我们的吃饭咋办?”

“现在工资低,请不到人。派出所离镇政府还有十多公里远,也不能搭伙吃饭,我们只有自己想办法,轮流做饭,解决大家的伙食问题。”泽郎尔甲一边说,一边用眼扫视着草地。派出所几个民辅警的家都不在龙日镇,泽郎尔甲觉得兄弟们吃饭的事也不是小事。在高原上做饭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煮面都要使用高压锅。

泽郎尔甲到龙日派出所任所长也不到一年时间,他来龙日派出所任职以前,在红原县公安局邛溪派出所工作。泽郎尔甲当过兵,在部队荣立过个人二等功。入警后,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在参加青海省玉树地震抢险救援中评为先进个人。在警务实战上,泽郎尔甲是一把好手,他是全省优秀教官。

工作转岗到龙日派出所,对泽郎尔甲来说,是人生的一次挑战。

泽郎尔甲知道服从命令是天职。当组织跟他谈话时,他没有推脱,也没犹豫,二话不说就打起铺盖卷到了龙日。其实,他深知到龙日派出所工作的艰难,自然条件差不说,工作也很复杂。他经常开导民警说:“越是艰难的骨头,越要啃。啃下来了,我们就是一条好汉。组织上安排我们到龙日派出所工作,是对我们的信任,对我们工作能力的肯定,我们一定不能辜负组织信任,一定要对得起辖区的群众。”

民警们听了,笑着说:“好,只要所长有信心,我们一定把工作干好!”

唯其艰难,更显勇毅。这是泽郎尔甲多年做事的一条信念。中等个子的他,古铜色的脸庞,是工作历经的风霜,俊朗中透露着刚毅。


在牧场短暂的吃饭时间,有民警问:“所长,派出所做饭的大姐家中有事请假,我们的吃饭咋办?”

“现在工资低,请不到人。派出所离镇政府还有十多公里远,也不能搭伙吃饭,我们只有自己想办法,轮流做饭,解决大家的伙食问题。”泽郎尔甲一边说,一边用眼扫视着草地。派出所几个民辅警的家都不在龙日镇,泽郎尔甲觉得兄弟们吃饭的事也不是小事。在高原上做饭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煮面都要使用高压锅。

泽郎尔甲到龙日派出所任所长也不到一年时间,他来龙日派出所任职以前,在红原县公安局邛溪派出所工作。泽郎尔甲当过兵,在部队荣立过个人二等功。入警后,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在参加青海省玉树地震抢险救援中评为先进个人。在警务实战上,泽郎尔甲是一把好手,他是全省优秀教官。

工作转岗到龙日派出所,对泽郎尔甲来说,是人生的一次挑战。

泽郎尔甲知道服从命令是天职。当组织跟他谈话时,他没有推脱,也没犹豫,二话不说就打起铺盖卷到了龙日。其实,他深知到龙日派出所工作的艰难,自然条件差不说,工作也很复杂。他经常开导民警说:“越是艰难的骨头,越要啃。啃下来了,我们就是一条好汉。组织上安排我们到龙日派出所工作,是对我们的信任,对我们工作能力的肯定,我们一定不能辜负组织信任,一定要对得起辖区的群众。”

民警们听了,笑着说:“好,只要所长有信心,我们一定把工作干好!”

唯其艰难,更显勇毅。这是泽郎尔甲多年做事的一条信念。中等个子的他,古铜色的脸庞,是工作历经的风霜,俊朗中透露着刚毅。

抓盗贼 守安宁

查针梁子位于龙日镇与刷经寺镇交界处,海拔为4345米,这里不仅是国道248线的重要交通咽喉,也是红原县辖区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但生态功能也十分脆弱。

红原县公安局进行多次调研,反复分析,决定建立查针梁子生态环境保护瞭望哨,担负起该区域的生态保护,坚决扛牢“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政治责任。他们充分发扬“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意志”的高原公安精神,建立了“公安主导+镇村配合+群众参与”的生态保护联勤联动机制,并与镇、村两级相继组建了一支7人的“警民云端摩托车巡护队”、一支30人的“生态警长+包村生态警员+生态联勤员”生态保护警民联动队,不定期组织开展森林草原火情瞭望、火灾隐患排查、生态保护巡逻、违法犯罪打击等工作。

2023年1月5日,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说:位于查针梁子一条山沟内的草场被人采挖。接警后,派出所迅速出动警力赶赴现场开展调查。通过调查分析,现场属于湿地,湿地内的泥炭被人盗走,并且还有再作案的可能。

如何抓到犯罪嫌疑人,成为派出所的一道难题。

时任派出所所长南木加和派出所民警一起,克服警力少、条件差等困难,全天候蹲守,冒着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严寒,饿了啃干馒头,困了洗雪水脸,连续在野外蹲守5个昼夜,终于在若尔盖县铁布镇抓获了采挖泥炭的两名组织者和一名挖掘机驾驶员。

查针梁子生态保护瞭望哨自成立以来,先后处置草原火情5起,协助侦破非法盗挖泥炭案件1起,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件1起,办理违规野外用火案件16起,救助群众300余人次。


救儿童 护平安

2024年国庆节,泽郎尔甲和往常一样,与民警泽朗俄木一起,到游客集中的查针梁子一带执勤。

国庆大假第二天,正在巡逻执勤的泽郎尔甲,突然看到一位游客忧心忡忡地向他们走来并说:“警察同志,刚才我们下山的时候,遇到一对夫妇,说手机没有信号了,小孩在山中走失,心中十分焦虑。希望我们下山后,帮忙到派出所报一下警,寻求一下警察帮助!”

泽郎尔甲获悉情况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和民警泽朗俄木一起进入山中,找到走失儿童的父母,详细询问了有关情况。原来他们是内江人,大假期间带着孩子到红原旅游。走到查针梁子,尽管这是一个还未对外开放的景点,他们看到游人多,也决定进去看一看。他们的儿子只有12岁,当时想网购一件心爱之物,父母不同意,于是趁父母不注意就赌气私自跑向野山上。看到孩子走失,夫妇急了,四处寻找都没有找到。眼看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两人更急,于是向下山的游客求助,希望帮忙报一下警。

高原上的气候多变,如果不尽快找到孩子,孩子的安全十分危险。泽郎尔甲立即组织人员展开寻找,在崎岖的山路上仔细搜寻孩子的踪迹。他们每一个角落、每一块石头都不放过,心中只有一个念想:尽快找到孩子。

山上的风呼啸地吹着,两位民警一边呼喊着孩子的名字,一边仔细地观看周围的情况。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经过大约两小时的艰苦搜寻,最终在高山半山腰处发现了蜷缩在一块大石头后面的孩子。当民警看到孩子的那一刻,悬着的心终于落下。

小孩因与父母走散,心中恐惧,民警赶紧将外套脱下给孩子披上,并安慰受到惊吓的小孩。随后又小心翼翼地将小孩送下山,交到父母手上。

小孩父母热泪盈眶,紧紧地握住民警的手,说:“太感谢了,警察同志!如果没有你们,我们真不知该怎么办。你们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啊!”

民警微笑着说:“孩子找到了,就放心了。这是我们的职责,以后你们做父母的不要带小孩到这些野景点旅游,安全得不到保障,平时也要注意教育方式,看管好孩子。”


带牧民 巧致富

在龙日派出所的墙上,挂着三面锦旗,其中一幅是牧民立某送的。

51岁的牧民立某,家住龙日镇龙日坝村三组,从小失去母亲,父亲又管教少,也没上学读过书。成年后,到青海、内蒙古等地四处流浪,曾在西宁因抢劫罪被判刑4年。

几年前,立某回到家乡。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位对象,是二婚,有两个女儿。看到不错的彩礼,加上没有嫌弃他的过去,立某选择了结婚安家。可是婚后,立某渐渐喜欢喝烂酒,并且酗酒成性、酒后家暴,导致家庭几近破裂。

有一段时间,立某想把陪嫁过来的14头牦牛换成酒钱,妻子坚决反对,两口子打架不断。为此,派出所民警多次上门调解。每次调解完刚走,两口子又在后面吵架,孩子哭哭泣泣,家不像家。看到男人不求上进,立某的妻子也失望了,三次离家出走,回到娘家。

如何化解矛盾,解决立某的问题,成了派出所的一项重要事情。

“群众的事情都是大事!”从警以来,泽郎尔甲心中一直装着两个字——服务。服务好人民群众,公安工作也会如鱼得水。派出所和镇司法所、妇联成立调解组,建立专项帮扶档案,采取上门谈心、邀请当地德高望重的人进行心理疏导和对接畜牧站传授养殖技术等方式进行调解。

调解工作不是立竿见影的,民警去了一次不行,就去二次,二次不行,就去三次……民警前前后后去了七次立某家中。

在泽郎尔甲看来,调解工作要有耐心,纵然工作艰苦而枯燥,只要有希望就不能放弃。

2022年1月的一天,立某因酗酒倒在家中,派出所民警知道情况后,民警泽朗冬科、泽朗俄木冒着零下二十摄氏度的严寒,急匆匆地赶到立某家中,把醉酒昏迷的立某送到镇卫生院。立某抢救醒来后,看到是民警送他到卫生院,挽救了生命,十分感激。出院后,发誓戒酒,重新做人。

戒酒后的立某在民警帮扶下重拾生活信心。几年过去,他家的牦牛数也不断增多,从最初的10多头,发展到今天的130多头。他还购买了一台拖拉机在久马高速工地拉货,每年收入10万元左右,加上牦牛的收入,全家一年收入20多万元。

立某致富后,给派出所民警送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人民的好警察,百姓的保护神。


如今,立某的两个女儿都在红原县城读书,一个读高中,一个读初中。去年他家在牧场边修建4间新房,又购买一台红塔牌小货车,家中的日子越过越好。

近两年来,龙日派出所重点帮扶像立某一样的牧民17户,家家都走上了致富路。

雪停了,派出所小院的积雪,渐渐融化。

在派出所工作,最难熬的,还是夜晚,非常孤独。每当夜幕降临,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宿舍,想家之情便如潮水般涌来。泽郎尔甲说:“我有时想女儿,只能隔着视频与她通话。过年、过节也不在身边。没有办法,因为我们是警察。”我看到,泽郎尔甲说到家人时,眼睛是红润的,心中充满愧疚。

尽管龙日派出所条件艰苦,但派出所院内的那面国旗却天天升起。

雪落无声,岁月有痕。一批批高原民警对党忠诚,默默奉献,用生命守护长江、黄河上游和牧区的平安。

文字|四川公安 罗瑜权

图片|泽东民

编辑|田朝婷

审核|泽旺世杰

投稿邮箱|361899653@qq.c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