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夜色如墨,灯火阑珊。峨眉山深处的一座古刹内,一位年轻修行者正跪在佛前,双手合十,面露忧色。
"师父,弟子心中不安已久,今日才鼓起勇气前来请教。"年轻人声音微颤。
老方丈端坐蒲团之上,禅灯在他脸上投下柔和的光影:"说吧,何事困扰至此?"
"《太上感应篇》有言:'邪淫者,天地不容'。弟子未入佛门前,曾犯下邪淫之举,虽已忏悔多年,却总觉福德尽损,修行难进。"年轻人声音低沉,"世尊在《梵网经》中将邪淫列为十重戒之一,弟子可有挽救之法?"
老方丈眼中闪过一丝智慧的光芒:"众生因心垢而迷,因心净而悟。邪淫损福不假,但福德之门,又岂会永远关闭?"
暮春时节,雨后的峨眉山空气清新,却不知为何飘着一丝血腥味。
"你便是那名犯下邪淫重罪,还敢来我圣地求解脱的李居士?"一位身着道袍的枯瘦老道,眼神如刀般锐利,拦住了年轻居士的去路。
李居士面色骤变:"前辈如何得知我..."
老道冷笑一声:"天机可测,因果昭昭。像你这等业障深重之人,损耗福德已至九成,恐寿命不足三年矣!"
李居士脸色煞白,双腿发软,几乎跪倒在地:"求道长明示,可有补救之法?"
"自然有法,只是..."老道眯起眼睛,"需付出相应代价。三年苦修,日食一餐,夜诵《太上感应篇》三遍,或可消减三分业障。至于全部弥补,需去寻钟山古刹的无尘禅师,据传他有一秘法,专渡邪淫业障者。"
李居士如同抓到救命稻草,连连叩首拜谢。老道却已拂袖而去,留下一句话:"切记,时日无多。"
漫天乌云忽至,李居士踏上寻找无尘禅师的路程。一路上奔波劳碌,备尝艰辛。三日后,他终于寻到了深藏在钟山密林中的古刹,却发现寺门紧闭,门前立着一块石碑,上书:"无尘已圆寂十载,欲寻渡法者请往桃花坞。"
桃花坞?李居士心中疑惑,却又不敢耽搁,连夜赶往山后的桃花坞。
夜色朦胧中,桃花坞内灯火摇曳。一座茅屋旁,一位身穿破旧僧袍的老僧正对着一盏油灯打坐。李居士小心靠近,行礼道:"请问可是无尘禅师高徒?"
老僧睁开眼睛,眼神清澈如水:"无尘?那是我三十年前的法号。如今,我只是一介凡僧了。"
鲍国安
李居士大惊:"您...您就是无尘禅师?可山前石碑上写着..."
"世人皆以为我已圆寂,也好,清静修行,无人打扰。"老僧平静地说,"你又是何人,为何寻我?"
李居士将自己的遭遇和山下老道的话一一道来。
"邪淫之罪,确实损福甚巨。"老僧眉头微皱,"那山下老道所言非虚,但也不全对。弥补邪淫损失的福德,自有捷径,并非只有苦修一途。"
李居士心头大喜:"敢问禅师,到底何谓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