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华侨城A(000069.SZ)公布了2024年全年业绩,期内实现营业收入544.07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3.62亿元,较2023年增长56.67%,连续两年保持正向增长,展现出强大的经营韧性和现金管理能力。
“华侨城A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规模优势、产品优势、先发优势、品牌优势和协同优势。这些优势共同构成了公司应对市场挑战的坚实基础,也是其实现稳健发展的关键支撑。”华侨城A方面表示。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华侨城A主动适应行业新模式,纵深推进企业专业化改革,稳固了生产经营基本盘。
展望2025年,华侨城A将加快推进房地产业务“一体两翼三功能”新发展模式,加快构建旅游业务“两核三维多点”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平台优势,围绕主业竞争力提升、科技创新突破和产业升级需求,规范实施市值管理,以点带面推动华侨城整体经营质效提升。
文旅板块聚焦产品供给 持续丰富游客体验
2024年,国内旅游市场从快速复苏阶段转向转型发展新周期,出游热情、消费活力保持增长,国内出游人次稳步提升。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56.2亿,同比增长14.8%;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5.8万亿元,同比增长17.1%。
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具备强IP运营能力和综合业态布局的头部企业展现出更强的复苏动能,其中,华侨城A凭借近四十年的行业深耕和创新探索,成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标杆企业。
据悉,华侨城A先后培育了欢乐谷、玛雅海滩水公园、欢乐海岸、欢乐港湾等一批行业领先的品牌和项目,文旅项目在全国各地多点布局,在品牌声誉、行业地位得到政府、业界、消费者、供应商广泛认可。
财报显示,2024年,华侨城A旗下文旅项目全年接待游客8081万人次,主营业务运营效率持续提升。
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华侨城对市场需求变化的敏锐把握和产品的持续升级。例如,北京玛雅海滩水公园成功开业,持续升级服务和演艺质量;天津欢乐谷积极抢抓冰雪旅游新机遇,全新打造多种冰雪主题项目;深圳前海欢乐港湾在旅游服务质量、景区管理能力和游客满意度等方面不断提升,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值得关注的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文旅市场中,华侨城A还通过“IP+科技”双引擎,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一方面,其积极探索实施“星河计划”,深化构建自有IP数字矩阵,推出包括主题公园“欢乐家族”及“E-maya”等特色IP。作为华侨城文旅的旗帜性产品,欢乐谷明确“城市IP娱乐主场”的运营思路,在主题公园场景内,打造主题节庆,加强文化演艺和IP植入,例如,在“国潮文化节”期间,跨界联动热门IP,在各公园落地超级飞侠、葫芦兄弟等20余个国潮IP。内部IP的建设和外部IP的联合,不仅提升了华侨城的品牌知名度,还通过与主题公园、文创产品、演艺活动的结合,形成了完整的商业闭环。
另一方面,华侨城积极推动“文旅+科技”融合,重构沉浸式文旅场景,利用VR/AR、智能设备等打造沉浸式体验,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沉浸式、互动性消费体验的需求。
除传统文旅项目外,华侨城A积极探索“All in One”商业理念,推动文化、商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2024年,华侨城A旗下商管公司落地无锡交响音乐厅附属商业轻资产运营项目,将打造涵盖文化、演艺、零售、餐饮、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全新商业综合体,进一步拓展了商业运营的边界,未来将通过多元业态联动提升整体收益,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样本。
“华侨城A通过IP运营、科技融合和业态拓展,不仅实现了经营质量的持续改善,也为文旅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标杆。未来,随着消费升级和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华侨城有望继续引领行业变革,为游客带来更丰富、更优质的文旅体验。”一位行业分析师指出。
地产业务展现强韧性 打造"好房子"样本
2024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度调整,整体市场规模收缩,多家房企面临资金压力等困境。
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9738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9%,新建商品房销售额96750亿元,下降17.1%。
在这样严峻的行业大环境下,各大房企都在探寻生存与发展之道。
对此,华侨城A积极主动地采取应对措施,推动管理变革和流程再造,作为应对供需关系调整和社会发展新动态的核心策略。其中,地产板块着重优化管理结构,致力于全面提升房地产项目开发的专业化能力。
2024年,华侨城A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有效的营销策略,累计实现签约销售面积173万平方米,签约销售金额263亿元。
旗下多个项目在当地市场表现亮眼,顺德天鹅堡二期全年销售面积位列佛山市第一、销售金额全市第二;武汉青山红坊组团销售位列全市前三,区域第一;襄阳项目销售连续多年位列全市前二;深圳宝辰大厦、无锡云湖别院等多个项目销售情况也位列区域市场前列。
优异销售成绩的背后,是华侨城A对产品品质的执着追求。在产品打造方面,华侨城A围绕“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标准,不断提升产品力、营销力、服务力和成本力,为客户提供品质更高、质量更好、功能更全的优质产品。
像无锡云湖别院,华侨城A挖掘市场需求,推出低密度改善型产品,为客户提供高品质院墅生活体验;顺德天鹅堡二期通过产品定位优化及装标提升,实现差异化竞争,产品获市场高度认可;佛山禅城半月岛纯水岸,巧妙利用湿地公园及江水自然资源,优化空间布局与功能配置,打造高品质居住体验。
在夯实开发主业的同时,华侨城A积极延伸价值链,通过物业服务提升整体竞争力。
报告期内,华侨城A聚焦物业服务专业化能力提升,稳妥有序推进“6W3H3A”服务标准建设落地。凭借出色的服务,华侨城物业获得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中国物业服务企业综合实力100强、中国住宅物业服务力TOP10企业、中国城市服务TOP10企业等多项行业荣誉,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品牌影响力。
分析人士认为,展望未来,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但华侨城经过四十年发展积累了成片综合开发和运营优势,再凭借其在管理变革、产品创新、服务升级等方面打下的坚实基础,有信心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持续稳健前行。
专业化整合显成效 双主业协同再出发
近年来,华侨城A一直在推进专业化整合,成效显著。各业务之间形成了既相对独立,又协同并进、相互支撑的共生模式,在业态布局、功能匹配、路径支持等方面形成了富有成效的协同效应和集群优势。
报告期内,华侨城A完成了8个在运营项目的管理重组。自2022年至本报告期末,累计完成了超过60个在运营项目的管理重组,各板块基本实现“一业一企、一企一业”运作。
其中,房地产开发销售由各事业部负责,运营类资产按主题公园、自然景区、商业、酒店类别分别交予欢乐谷、旅发、商管、酒店、华服等专业公司集中运营。
“各专业公司以内部项目为基础,提供专业运营服务,赚取市场化的服务费用,逐步培育独立自主的发展能力,并积极对外寻求市场化拓展机会。”华侨城A方面表示。
通过专业化整合,华侨城A主营业务运营效益稳步提升,现金流状况安全。同时,华侨城A秉承稳健的财务策略,合理控制有息负债规模,持续推进债务结构优化。截至2024年末,其有息负债总额1304亿元,其中中长期借款占比69%,平均融资成本为3.62%,较年初下降29bp。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华侨城A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出现了全国社保基金一一八组合的身影,八组合本期持有华侨城A4008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58%。
社保基金作为长期价值投资的代表,其入场不仅体现了对华侨城A财务稳健性和发展前景的认可,也进一步增强了市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展望未来,华侨城A方面表示,旅游业务作为领创业务,将保持领先,向“市”图强,加快构建“两核三维多点”发展格局,即以主题公园、自然人文景区为核,在旅游科技、旅游酒店、特色商业三个维度持续深耕,不断巩固核心竞争优势,做精做特旅游业务。
房地产业务作为支柱业务,将聚焦优势,向“市”而生,践行“一体两翼三功能”发展模式,即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体业务,以依托房地产开发这一主体而形成的衍生运营性业务为翼,加速构建新发展模式。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全国社保基金的加持,华侨城A的长期投资价值进一步得到认可。未来华侨城A通过文旅与地产两大主业的协同共进,有望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突破,创造更大的企业价值与社会效益,成为行业发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