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脉焕新声
双峰书院“肺腑生春.乙巳上巳”雅集成功举办
河北新闻出版网讯:3月31日,由保定易县政协科教文卫体委、李国月委员工作室及易水书画院和相关部门举办的双峰书院雅集活动,在古韵悠然的在双峰书院旧址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赓续书院文脉,传承易州精神”为主题,活动汇聚文化学者、艺术名家、孙奇逢先生后人及百余位传统文化爱好者,通过古乐展演、家训诵读、碑刻揭幕、真迹展示等环节,呈现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再现双峰书院百年文风,致敬先贤精神遗产。
双峰古乐奏响千年遗韵
活动伊始,悠扬的“双峰古乐”在书院庭院内缓缓流淌。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双峰古乐以古琴、笙箫、钟磬等传统乐器合奏,演绎了《柳含烟》、《四季鹅郎》等经典曲目。乐声清越,仿佛将观众带入古代文人雅士寄情山水、令观众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书院鼎盛时期文人“以乐会友”的风雅气象,展现了中华礼乐文化的深邃魅力。
童声诵家训
活动中,十余名儿童齐声诵读《孙奇逢家训》,稚嫩而坚定的声音回荡在书院廊宇间。“安贫以存士节,寡营以养廉耻;洁室以妥先灵,斋躬以承祭祀”等家训箴言,以简朴语言传递修身治世之道,成为双峰子弟代代相传的精神坐标。既传递了孙氏家族崇文重教、心系家国的精神内核,至今仍为后人奉为立身之本,也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鲜活生命力,
《走进大儒孙奇逢》的作者来自雄安容城的心盈感慨:“童声诵经典,是文化血脉的鲜活延续。”
揭碑铭初心
活动高潮环节,由易县政协主席杨辉、保定市书协主席吴占良为“峰书院重修碑记”揭幕。碑文以遒劲楷书镌刻,详述书院自明代创建以来的历史沿革与修复历程。
杨辉表示:“碑刻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精神的载体。今日揭碑,意在唤醒社会对书院文化保护与活化的关注,让古书院成为滋养当代人文的沃土。”
大儒曾孙孙用正真迹重现双峰书院
孙奇逢后人孙居超先生携其曾孙孙用正康熙三十一年立嗣纪事原件真迹亮相,引发全场瞩目。
该原件历经数百年沧桑,首度公开展示。卷中字迹清峻工整,内容详述康熙年间孙家部分历史,佐证了双峰书院作为北学学术重镇的历史地位。孙居超感慨道:“守护先人手泽,不仅是家族责任,更是对中华文脉的敬畏与传承。”
长卷绘华章
活动尾声,多位书法家联袂创作《双峰书院雅集》书法卷。 长卷以孙奇峰家训为核心,题写历代文人咏颂书院诗作,融入历代文人咏颂双峰的诗词,楷、行、草各体兼备,墨韵淋漓,既是对雅集盛况的即时记录,亦是对书院人文精神的当代诠释。长卷完成后,将永久收藏于峰书院文化展厅。
创作者之一易县政协常委、保定市书协常务副主席李国月坦言:“我们以笔墨致敬书院精神,愿为传统文化当代转化尽绵薄之力。”
本次雅集活动以多元形式串联起历史与当下,通过“活态”展演与实物呈现,让传统文化可观、可感、可传承。主办方表示,双峰书院未来将持续举办系列文化活动,打造集文物保护、学术研究、美育普及于一体的文化地标,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动能。
通讯员:王文坡
责任编辑:蔡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