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三审合一”综合审判改革实质化,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2025年3月28日上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下称浦东法院)携手上海市浦东新区司法局(下称浦东司法局)在浦东国际法律服务园举行“涉未成年人民行交叉争议协同化解”机制启动仪式暨主题研讨会。浦东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朱丹,浦东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黄爱武,浦东新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妇女联合会副主席王丽蓉,浦东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彭志娟,浦东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童凌出席活动。启动仪式由浦东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建平主持。
来自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局、上海市浦东新区民政局、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上海市浦东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嘉宾代表,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部分媒体记者参加活动。
活动中,朱丹院长与黄爱武局长共同推开了涉未成年人民行交叉争议协同化解工作机制的“启动大门”,这一机制的启动是府院联动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争议源头化解的又一探索,更是应对新时代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更高要求的有力举措。
浦东法院在审理涉未成年人民事案件中发现,由同一事实或关联事实同时引发民事纠纷和行政争议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民行交叉争议”贯穿未成年人成长的不同阶段,涉及家庭、学校、社会不同层面,且法律关系和程序均较为复杂。会上,浦东法院未家庭负责人对民行交叉争议的特点、工作机制建立的背景和宗旨进行了介绍。本次协同化解工作机制旨在通过跨部门协作、多元解纷、系统治理的方式开展合作,以司法与行政融合的方式一揽子化解关联争议、深入排查未成年人权益侵害的隐患与风险,积极为相关立法提供决策参考。
彭志娟副院长与周建平副局长分别代表浦东法院、浦东司法局共同签署《关于推进涉未成年人民行交叉争议协同化解的合作框架协议》,协议在联动解纷、数据共享、智库建设、跟踪回访、综合治理等多个方面明确了合作内容,推动民行交叉争议高效、实质化解,建设性地实践对未成年人权益的系统保护。
王丽蓉副主任表示,“涉未成年人民行交叉争议协同化解”工作机制不仅能提升个案效率,更能助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将为全市乃至全国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供可借鉴的浦东范式。
黄爱武局长指出,要通过整合司法审判与行政复议资源,建立涉未成年人行政复议案件与民事审判案件双向沟通、联合研判、联动解纷的机制,实现“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和“民事权益司法救济”双轨并行。
朱丹院长强调,浦东法院始终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探索构建涉未成年人权益的“刑民行一体化”司法保护体系。今后,浦东法院将坚持多元解纷,促进涉少纠纷前端预防和综合治理;突出问题导向,促进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和犯罪防治;深化民行衔接,促进未成年人“六大保护”贯通融合。
下半场研讨会中,与会专家和嘉宾围绕涉未成年人民行交叉争议的前端化解以及涉未成年人“三审合一”综合审判改革实质化两个议题开展深入研讨。彭志娟副院长主持主题研讨会并作主旨发言,浦东司法局行政应诉处处长赵忠元围绕行政程序中如何坚持以未成年人的最佳利益为核心作主旨发言。
研讨会中,参会嘉宾在充分肯定“涉未成年人民行交叉争议协同化解”工作机制这一创新举措的同时,结合各部门的工作实际,在涉未成年人争议多部门协同发力、前端治理机制构建等方面展开热烈研讨,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杨旭为机制实质运行提出了宝贵建议,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江利红对研讨会作了总结点评。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今后,浦东法院将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健全和完善“涉未成年人民行交叉争议协同化解”工作机制,持续深化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努力探索形成多方参与、专业守护、协同推进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及犯罪预防工作格局,为引领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
线索提供丨未成年人与家事案件综合审判庭
本文作者丨张罗兰、贺艺菁
本版摄影丨董雪皓
责任编辑丨陈卫锋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