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吴佳玙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日前,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举办十周年庆典暨2025届研究生毕业典礼。典礼上,文创学院与敦煌市人民政府签约合作,未来双方将在人才培养、文创产品研发、文创品牌打造、文创孵化基地建设和对外交流展示中心建设等领域展开合作。同时,学院后续还将与“故宫文创”在人才培养、联合研究中心建设、文创产品开发等项目中合作。


上海交大文创学院与敦煌市政府签约合作。上海交大供图

上海交大文创学院已经建院整10年。10年里,我国文化产业不断升级、迭代、转型。该学院的专业课程从20世纪90年代的“公共事业管理”,转变到如今的“数字文创与管理”,上海交大在完成了文创育才的探索。

文创学院院长张伟民介绍,10多年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刚刚与文化“事业”分离,整个行业还处于市场化发展的起步阶段,对于专业创新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当时,上海交大积极联动海内外各界资源,与多方合作共建文创学院。

面对如今的“文科之变”,上海交大文创学院给出了一张充满创新范式的人才培养“答卷”。


毕业典礼上张伟民为毕业生拨穗。上海交大供图

“建院之初就已经预判了未来文创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转型态势和对于复合型实践人才的迫切需求,并围绕人才培养、学科布局、科研合作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前瞻式战略布局。”张伟民介绍,2017年,学院就启动了新文科实验室建设,完成了包括智能音乐与影视音效实验室、影视后期全媒体中心在内的新文科实验室集群建设。2024年,学院又建设了上海市文旅元宇宙技术创新中心,让学生们“足不出户”,就能在学院里体验与了解元宇宙前沿技术,实现跨学科、跨行业的前沿实操、实践。

值得注意的是,文创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年“满分”。“这得益于我们颇具前瞻性的专业设置。”张伟民说,以文创学院2022年成功获批的“数字文创与管理”交叉硕士学位点为例,该学位点是全国高校中首个获批的新学位点,其课程内容包括数字策展、数字媒体、数字音乐、人工智能等学科交叉特色课程,培养学生的数据思维与智能思维,为数字文创领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育才范例。


典礼上学生自导自演了一出文创学院大戏。上海交大供图

文创产业最鲜明的特点之一就是“跨学科”——不但要深入了解文化、技术、管理、艺术多个领域的创新知识,更要打破“学科壁垒”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应用实践,才能适应文创行业瞬息万变的发展态势。

为此,上海交大文创学院积极组建“产业导师”队伍,让产业高管与学术导师联袂参与学院人才培养全流程;在课程中有意识地增加实践内容,增设产业调研课、“三创”实践课等。

文创学院甚至还有自己的“产教融通创基金”,鼓励学生聚焦社会热点与行业前沿进行创新实践。成立5年来,该基金已经支持了近50个学生创业项目。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