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突遭7.9级地震,已查明死亡人数高达1700人。本着人道主义的原则,中方并未对陷入灾情的缅甸坐视不管,震后不到24小时,中方除开派遣救援队前往救灾外,还联手两国帮了缅甸一个大忙。



据央视新闻报道,随着中方执法艇顺利返航靠泊中国西双版纳景哈警务码头,这场持续了4天3夜的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现已圆满结束。

湄公河是许多人都忘不了的一个地理名词。十四年前,正是在这条连通中老缅泰四国的河流上,发生了中国船员遇害事件,13名中国船员惨遭杀害。自此之后中方便携手三国展开联合巡逻执法,重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开展水、陆联合巡逻与查缉行动,这次亦是如此。

但最值得关注的不是这次巡逻本身,而是中方对巡逻的特殊安排。巡逻期间,泰国、老挝两国先后对中方发来邀请,以实际活动安排来增进周边国家友谊、维护湄公河流域安全。按理来说缅甸也应该重视此事,可由于地震灾害,其国内可动员的政府力量大多都用在了灾后救援与安置上,抽不出预定规模的人力物力参与此次联合巡逻执法,心有余而力不足。



考虑到这一点,中方主动派出警力协助执法,并且留下一艘执法艇继续在老挝班相果水域与老方、缅方执法部门共同开展联合驻训、分段巡逻任务,联手两国填补了缅甸的空缺,让执法能够继续进行下去。

中方的执法能力显然是上述四个国家里最强的,而内战不断的缅甸应该是最弱的,中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缅甸暂时渡过这一难关,让执法能力最弱的缅甸也能从中获益。这意味着缅甸付出四国中最少的资源,却得到了相同的好处,缅甸民众可以相信湄公河仍然安全。



实事求是地讲,中方这样做绝非无的放矢。外交部发言人就缅甸地震答记者问时明确表示,中缅两国人民有着深厚的“胞波”情谊,中方对缅甸人民遭受的地震灾害感同身受,愿根据缅方需要,尽己所能向缅甸灾区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救援和支持,帮助缅甸人民抗震救灾、渡过难关。

“胞波”情谊四个字摆在这里,缅甸遇到此等严重的天灾,中方自然会尽可能帮助它,其在湄公河执法能力上的欠缺由中方填补并不存在多大问题。更何况缅甸及其周边恶性犯罪频发的原因之一,便是当地局势动荡不堪,民众无法安居乐业便自然走上歪门邪道。即便不考虑“胞波”情谊,出于维护边境安全的需求,中方也有必要帮助缅甸稳定局势。



因为尽管中方在缅甸地震之后为其提供了大量帮助,比如提供援助物资和高达1亿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救助,可一场地震下来缅甸多年发展成果损失许多,灾后重建工作长路漫漫,当地民众所面临的经济挑战日后将会更加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人搞不好会干起之前的“老本行”,选择在金三角地区种植毒品。

如果这时候中方不帮缅甸一把,金三角地区的毒品活动一旦再度蓬勃发展起来,中方必然首当其冲。考虑到这一点,现在中方向缅甸提供大量援助、协助救灾,并以实际行动加强两国执法合作,实际上也算是在防患于未然,避免缅甸局势真的糟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总而言之,无论出于人道主义还是出于边境安全,缅甸地震后中方都不会坐视不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