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特朗普团队设定的4月5日期限,除前除后仅剩3天,然而特朗普突然改口称,宣布可以不再加征关税,但有一个条件——中国要交出一样东西。
大家都知道,特朗普一直在拿“关税”作为谈判的筹码,但这一次,他提出的条件似乎更具战略意义。他希望通过让步的方式,迫使中国交出一个看似不太显眼,却至关重要的东西——TikTok背后的核心算法。
这款短视频应用如今已不仅仅是一个社交平台,它有着巨大的用户基础,仅在美国,就有超过1.7亿人使用,远超其他社交应用。而更令人关注的,是它背后强大的推荐算法,这个算法不仅能精准捕捉用户行为,还能影响舆论,甚至政治。
特朗普团队在竞选期间就深知TikTok的潜力,借助其精准的用户推荐算法,特朗普的竞选团队成功吸引了大量18-24岁年轻选民的关注,直接推动了选举结果的逆转。
但问题在于,这个拥有如此巨大舆论引导能力的平台的核心技术,依然掌握在中国公司——字节跳动手中。这使得美国政府既想利用TikTok带来的好处,又担心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特别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数据和信息流通,华盛顿的决策者们也难免担心失去对这些技术的控制。于是,特朗普再度挥出了关税这一“杀手锏”。
表面上,他提出可能降低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但背后其实是在用关税做交易筹码,目的是为了迫使中国交出包括TikTok在内的核心技术,尤其是这款短视频应用的算法。
特朗普此举的精明之处在于,他并不是单纯的谈判,而是通过这种“降关税”的提议,间接施压中国将这些技术转交给美国。美国一直对这些技术垂涎欲滴,因为掌握了TikTok的算法,不仅能让美国继续享有其舆论引导能力,还能为科技公司提供价值连城的数据处理能力。
不过,这种策略并非没有风险。特朗普团队提出的“50%股权+数据监管权”的方案,实际上是想将TikTok完全纳入美国的掌控之中。通过这种方式,TikTok不仅能够为美国提供用户数据,还可能成为美国情报体系的“数据提款机”。而关税的调整,不过是特朗普用来模糊视线的一张牌,真正的目的仍是通过技术掠夺来获得更多利益。
不过,面对这种策略,我国早已有了应对之策。
首先,商务部将推荐算法列入了《限制出口技术目录》,这意味着,任何涉及这项技术的转让,都需要国务院批准。这是中国在数字主权领域划下的一条红线。同时,随着稀土出口管制的收紧,中国对美国半导体产业的压力也愈加显现,全球90%的稀土加工产能掌握在中国手中,这对于美国的高科技产业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另外,中国还在悄悄地通过一系列数据安全措施,反制美国的技术打压。比如,当特朗普威胁要将汽车关税提高时,中国海关总署就更新了新能源汽车的数据出境安全评估规则。这样一来,特斯拉等美国企业要将车载数据从中国传回美国,必须经过严格审查。这一举措直接让美国的科技公司第一次尝到了“技术铁幕”的滋味。
除了双方之间的博弈,全球其他地区也在密切关注这一切的变化。欧盟正在加速推进《数字服务法案》,力图在美中之间占据一席之地;东南亚国家则趁机吸纳更多制造业,成为中国转移产能的关键区域。而英国在私下里也向中国表达了合作的意愿,希望在数字税问题上做出让步,以换取在5G等领域的合作机会。
对于字节跳动而言,面对特朗普的压力,它也在积极布局。字节跳动的“得克萨斯计划”斥资15亿美元,将美国用户数据迁移至甲骨文的服务器上。这一举动表面上看似是妥协,实际上是通过数据本地化存储来满足美国的监管要求,同时也为未来的算法更新和技术迭代保留了自主创新的空间。
这场没有硝烟的科技战,实际上影响深远。在全球化2.0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市场份额的争夺,更是在技术主权和创新能力上的较量。TikTok的困境告诉我们,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时,必须兼顾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的双重发展。
华为的反制措施也许可以为中国企业提供启示。在面临五年制裁后,华为通过自主研发不断突破,甚至超越了美国高通公司,成为全球5G领域的领头羊。中国企业要想在这场科技战中获胜,必须将每一个“卡脖子”清单,转化为科研攻坚的“军令状”,通过不断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走出一条自主可控的发展道路。
总的来说,这场围绕核心技术和数字主权的博弈,不仅仅关乎中美两国的利益,更影响着全球科技生态的未来。因为谁能掌握关键的核心技术,谁就能够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