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3月起,国军放弃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对山东战场发起了重点攻击,为了能取得胜利,国军集中重兵,打算采取强纵深、密集靠拢、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战法,为了粉碎敌人的攻击,我军及时改变策略将主力后撤至莱芜、新泰以东地区隐蔽待机。

我军后撤让国军方面认为,我军无力决战,随后要求部队加快行动速度,这当中整编第74师为骨干,在整编第25、第83师的配合下,于5月11日自垛庄、桃墟地区进攻坦埠,企图乘隙占领沂水至蒙阴公路;另以第7军及整编第48、第65师在左右两侧担任掩护。



随后,陈老总和粟裕根据战场形势变化,决定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东南孟良崮地区对国民革命军整编第74师进行的进攻作战。

在这之后,我军在孟良崮打了一场漂亮歼敌战,不仅全歼了国军王牌部队整编第74师,同时还击毙了师长张灵甫,孟良崮战役的胜利,一举扭转了华东战局。

孟良崮战役的胜利,主要在于陈老总和粟裕把握战机,将整编第74师围困孟良崮,从而达到了全歼该部效果,同时还击毙了师长张灵甫,然而在这背后,其实还有李天霞按兵不动及见死不救,导致了整编第74师孤立无援,从而被我军歼灭。



老蒋知道后,震怒万分,天霞一度面临死刑,后经汤恩伯等人斡旋免死,暂关押后被释放,然而李天霞没有吸取之前的教训,而是一跑再跑,最终在平潭兵败后,撤退到台湾被蒋介石以“自撤退有亏职守”罪名判处有期徒刑12年(一说8年),自此退出军界核心,晚年的时候,在台湾很是凄惨。

那么,李天霞和张灵甫究竟有什么恩怨,为什么李天霞就是不救张灵甫,今天来聊下这个事情。



1907年12月23日,李天霞出生于江苏宝山(今上海宝山区)的一户富商家庭,家庭的原因让李天霞幼年的时候,生活十分优越,常出入娱乐场所,结交三教九流,性格骄横不羁。好在青少年体育老师顾名世影响,接触三民主义,逐渐萌生革命理想。

随后,李天霞考入了黄埔三期,从黄埔军校毕业后,李天霞开启了军旅生涯,参加过北伐和中原大战,后参加对红军的“围剿”,因战功升任团长,1934年因第五次“围剿”有功获嘉奖。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天霞率部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战役、上高战役及第二次长沙会战等战役。



尤其在南京保卫战的时候,李天霞率领51师坚守淳化镇,后被迫放弃阵地,退到南京水西门,在水西门李天霞构筑防线,和日寇进行了殊死搏斗,阵地被攻破后,李天霞率部撤到滁州火车站待命。

在之后的庐山战斗期间,李天霞率部顽强抵抗,重创日寇,粉碎了日军迂回德安夺取南昌的企图。

从南京和庐山战斗的表现,可以看出李天霞还是有一定指挥能力,要不然也不可能给予气势汹汹的日寇重创。



出色的战绩,让73军的声誉越来越高,慢慢被称之为“天下第一军”,这当中李天霞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李天霞也因为战功的积累慢慢成为了师长,后晋升为副军长。

既然是副军长,那就完全有可能担任正军长,这让李天霞觉得老军长王耀武高升后,自己将会继承74军军长职务,所以他将74军军长视为囊中之物。

常德保卫战后,张灵甫被晋升为74军军长,李天霞则由74军副军长晋升为100军军长兼51师师长,职务上得到了一定升迁,可这也让让李天霞和张灵甫的矛盾激化,为了表示自己的不满,李天霞愤懑不平,直言:“校长宁用跛子(张灵甫腿部有伤),不用老兵!”两人从此势同水火。



抗战胜利后,74军改为整编74师,张灵甫在国军高层的支持下,成为了整编74师师长,李太难则被调任为整编83师师长,这一安排加深了两人间的矛盾,期间他和老对头张灵甫争抢第五军军长一职,李天霞与张灵甫矛盾公开,后来谁也没当上军长。

内战以后,李天霞任整编83师师长,张灵甫掌整编74师,同属汤恩伯第一兵团。但李天霞多次抱怨怨:“张灵甫吃空饷、虚报战功,74师的装备本该有我一份!

在这之后,李天霞被调到山东战场,同陈老总和粟裕开展战斗,在这期间苏北战役中,李天霞的整编83师遭到我军沉重打击,付出了惨重代价,李天霞被老蒋撤职留任处分。

1947年莱芜战役期间,我军歼灭73军和46军,导致老蒋被迫将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



山东战场成为了国军首当其冲攻击目标,在这期间,国军采取了全新的战术,让我军一时间抓不到战机,为此我军迅速改变战术,主力后撤至莱芜、新泰以东地区隐蔽待机。

此举让国军高层瞬间认识到战机已到,于是命令部队火速进攻,在进攻部队当中,最为积极当属张灵甫所指挥的整编第74师。

陈老总和粟裕根据战场情况变化,决定在临沂市蒙阴县东南孟良崮围歼张灵甫的整编第74师,张灵甫之所以会在这时候活跃,根本原因上就是看轻了华东野战军的实力,觉得以自己的力量也能击败华东野战军,所以他不可能将这个功劳让给其他人。



为此他率部深入,然而他的企图早就已经被我军看透,随后我军将张灵甫包围在孟良崮,面对我军的包围,张灵甫一点都不害怕,而是第一时间占领了孟良崮的制高点,想要以此据守,可他却忽略了水源,和山上建造防御工事不容易的事情。

随后,我军对孟良崮发起了猛攻,整编第74师则在张灵甫的指挥下,进行有条不紊的抵抗,在张灵甫所指挥的整编74师,战斗力确实不容小视,确实不是华东野战军轻易可以歼灭的,所以要有足够的时间,才可以吃掉整编第74师,老蒋在得整编第74师被围困后,第一时间严令部队救援,救援的部队当中距离张灵甫最近的就包括李天霞。



李天霞由于和张灵甫有旧怨,压根不愿意全力救援中张灵甫,期间,李天霞曾经表示:“让张灵甫尝尝被共军揍的滋味,才知道谁是真将才!”仅派一个连携带电台冒充旅部,实际按兵不动,李天霞的举动也导致了张灵甫政变第74师彻底覆灭。

战后追责时,李天霞将责任推给黄百韬:“25师救援更慢!”而黄百韬反咬:“83师距孟良崮仅5公里!

张灵甫部被我华东野战军歼灭后,李天霞因为救援不力,差点被枪毙,后在汤恩伯等人周旋下,仅被关押了一段时间被释放,随后李天霞在大陆的军旅生涯是一百再拜,最后导致自己丢掉了平潭岛,而他也因为丢失平潭岛一事,被判刑12年。



后虽被保释出狱,但已经失去政治地位,一度靠早年积蓄维持奢靡生活,后因投资失败、赌博成瘾陷入贫困,之后因诈骗抵押款第三次入狱,刑期1年8个月。出狱后妻离子散,身患尿毒症,最终于1967年2月10日在台北病逝,终年60岁,收殓尸体的仅有军方人员。这种晚景与其早年“抗日名将”的辉煌形成残酷对比。

晚年的时候,李天霞曾经有过反思,那就是:“若当年救下张灵甫,或许仍是总统府座上宾..”.,然而那这仅是他的一厢情愿,因为国民政府的腐败导致了他和张灵甫的命运。

关于孟良崮一战,粟裕将军曾经有做过总结:“孟良崮胜利,是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无论你的武器有多好,只要你背离人民,那么你的失败就难以避免。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