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在成都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会场外,正展示着来自成都多个区(市)县及博物馆的科创成果、特色文创和非遗技艺,涉及科技创新、低空经济、智慧旅游、微短剧等多领域。
▲会场外展示区域的各种机器人
来自成都高新区的红果短剧正在将越来越多的“川字号”精品短剧带给全球网友,近来热播的四川短剧《家里家外》全网话题破40亿;来自简阳市的简州面塑将大熊猫、川剧脸谱等一个个四川“icon”立体展现,拟将《蓉宝百态》系列带进天府国际机场贵宾厅,打造“空港非遗文化走廊”;来自武侯区的裸眼3D全息智能炫屏,将纸上历史化成动态活物,依托于全球领先的旋转显示技术,重现历史文物与文化场景。
现场,多款智能机器人亮相,一个四足机器人正载着一箱矿泉水轻松行走、跨越台阶,未来游客有望在景区中看到它们的身影。代理商成都金泰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岳辉介绍,人形机器人G1内置相机、雷达和语音模块,可以为游客充当智能交互导游;四足机器人B2W可以帮助景区商户运输物资,最高可以达到50公斤的负重;四足机器人B2具备灵活的运动能力,可以行走、奔跑、上坡、上梯,在景区灵活智能巡检。
乡村新的消费场景正在塑造全新的文旅业态。大蒜咖啡、羽衣甘蓝、米乳拿铁……来自温江的大蒜咖啡品牌,将传统农作物整合成年轻人喜欢的潮流咖啡饮品,正以乡村咖啡为吸引点整合非遗工坊、艺术展演、民俗餐饮,形成复合消费空间。
▲戴超
大蒜咖啡品牌联合创始人、成都榜样青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戴超介绍,“温江盛产大蒜,我们想让大蒜从调味品变成快消品,同时能够让蒜田变成景区。”这样的pp创新的商业模式也得到了年轻人的青睐,“经统计,大蒜咖啡单品全年有95万元左右的营收。”大蒜咖啡火了,也带动周围农户的钱袋子鼓起来,“大蒜咖啡单品火了后,我们做了周边的文创产品,2025年还要在村上开乡村小酒馆。同时,周边老百姓也会把家乡产品做成文创,拿去售卖。”
除了新的乡村消费场景,无人机外卖等新业态也正在对文旅经济起到带动作用。在成都,无人机外卖正在解锁公众的文旅消费新体验。“在彭州,无人机外卖主要是用在雪山火锅城送火锅,还有白鹭音乐城送咖啡。在彭州我们已经规划了50多条航线,涉及40多个站点。无人机可以载重4公斤-5公斤的货物,飞行时长在30分钟左右。”四川翔彭智航科技有限公司展教部负责人罗怡君介绍。
红星新闻记者 颜雪 摄影记者 杨译焮
编辑 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