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到美国现代历史上,最了解中国的无疑就是前国务卿基辛格了。自美国前总统福特到特朗普,历任总统在对华政策上,都会前去征求一下基辛格的意见,可见基辛格对中国了解之深,即使在他退休之后,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在2023年,也就是基辛格百岁生日之后,美军上将前来讨教基辛格战胜中国的方法,这位百岁的中国通,讲述了自己的见解。那么基辛格到底说了什么呢?他说的这些真的符合中国的真实情况吗?

基辛格的见解

1971年,基辛格带着美国总统尼克松的重托,秘密地来到了中国进行访问。而在此之后,直到基辛格去世,这50余年的时间里他访问中国共计100余次,他促使中美两国建立了良好的友谊,而他也在这些访问的途中见到了中国几十年来的发展变化,对此他深有感触。



基辛格在研究中国的过程中,曾经对中国人民的凝聚力和意志力有过盛赞。他在自己晚年的著作《论中国》中,曾经说过了这样的一段话:

“中国历史上战乱频繁,中央政府几度荡然无存,天下大乱。但然而仿佛受一条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的左右,中央政权每次垮台,都会被重建。每个历史阶段,都有一个志在统一的人物站出来,基本上沿袭黄帝的做法,征服敌手,再次一统中国。”

而这句话就体现出来了中国人民刻在基因里的民族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当初在清政府的愚民政策下,中国人在麻木不仁,贫穷和落后的情况下,饱受着外来侵略者的压迫。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国弱民穷的背景下,中国人民依靠着血肉之躯战胜了强大的日本侵略者。



这就是一种民族凝聚力和民族意志力的体现,每当有强大的外部势力介入的时候,中国人民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境地,都会联合起来一起面对侵略者。当初中国烽火连天、军阀混战,每个城市都有着数不清的帮派势力,更有着许多占山为王的土匪、强盗。

而当日本侵略者踏上中国土地的那一刻开始,大家一致喊出了“守土抗战”的口号。一时间土匪和强盗开始袭击日军的运输线,帮派势力掩护百姓撤离,各路军阀纷纷派出自己的军队,奔赴抗日前线,国共两党握手言和展开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这是日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他们的屠杀和侵略,没有让中国人屈服,反而激发了中国人骨子里的血性,和那足可以战胜一切的民族意志。

这些是很多其他民族所不具备的,像历史上的印度,他们在面对英国殖民者侵略的时候,就没有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最终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所以基辛格才会这样回答那位美军上将:

“今天,或许是我最后一次和大家探讨关于国方面的问题了,在我看来,只有美国国民的意志力和凝聚力超过中国时,美国才有战胜中国的可能,希望你们在座的精英可以好好揣摩。”

基辛格的这句话,揭示了中国能够经久不衰的本质,中华民族能够有着挺立千秋的自信,就是因为有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坚强的民族意志力。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基辛格能够对中国如此了解,还要从他当时秘密访华的时候说起,当初为了掩盖自己的行径,基辛格在访问巴基斯坦的时候,一天晚上,他突然以身体不适为由,回到了住所休养。而外界也因为这个消息纷纷猜测,有人说可能是因为旅途劳顿,所以基辛格才会感到不舒服。

可实际上,当晚基辛格并没有回到住所,而是直奔机场乘坐着飞机飞往中国北京。令基辛格感到惊讶的是,他在到达中国之后,许多中国的外交官都精通英语,这让他顿感意外。

因为基辛格在和其他共产主义国家的交流中,总是能够感到许多的隔阂,他们必须要翻译才能够正常交流,可是在中国他没有这样的感觉。他下了飞机之后,坐上了加长版的红旗汽车,来到了指定地点。



当时叶剑英元帅前来接待他,而叶帅的也告诉了基辛格,周总理目前事务繁忙没有时间前来,希望他能够耐心的等待。这句话也让基辛格感到了中国在政治领域的独特之处,在他的印象中,中国这样实力不如美苏的国家,在和美苏打交道的时候,并没有展现出他想象的热情。

不过对于周总理即将接见他的消息,他还是感到非常激动的。基辛格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周主动来见我们,是相当礼貌的姿态。”要知道,当时的基辛格并不是美国的国务卿,其职位大致相当于一个我们国家的部级干部。

要是论级别,基辛格和周总理要相差很远,所以基辛格对于周总理的这种行为,感到一阵暖意,“周实在是太迷人了。”这是基辛格对周总理人格魅力的评价,正是因为这些,才让基辛格对中国充满了好奇,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氛围。



当时的中国虽然没有那么的富强,人民生活也没有那么的富裕,可是大家的幸福感很高,走到哪里都能够感受到深深的凝聚力,大家团结一致奋发向上,政府和带领着人民一起建设国家,这种现象是美国不具备的。

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他们的每个州都有着自己的政策,联邦政府实际上有着很多的掣肘,他们国内还有着民族歧视,带有着浓厚的种族主义色彩。共和党和民主党之间竞争激烈,国内的民众并没有那么强的凝聚力和意志力。

所以这才是近些年来中国逐步崛起,并且迎头赶上美国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因为有着强烈的民族自信和民族凝聚力,钱学森等爱国科学家才会不惜一切,都要回到祖国参加建设。



基辛格的对中国的了解很多,他一生都为了中美关系做着许多的努力,这位标志着中美建交的人物,曾经这样说过:“中国人民所说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指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关系,我以这个称谓为荣。”

信源:
《百岁基辛格见证半世纪中美风云》——中国知网 作者:姜浩峰《论中国》——作者:基辛格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