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日本在台湾周边海域的军事动作日益频繁,彰显着它的别有用心,其中2023年日本在台湾东南部举行的实弹军事演习尤为引人注目。当时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了人们的强烈震动,日本如此大张旗鼓,背后隐藏着什么心思?又是什么让他们能够有恃无恐地侵犯中国的领土主权?

一、别有用心的演习

2023年6月,日本自卫队宣布,将在台湾省东部海域举行了实弹射击军事演习,这一行动因其地理位置敏感、规模较大且政治信号强烈而引发广泛关注。根据日本防卫厅发布的通告,演习区域主要位于台湾岛以东海域,部分区域甚至跨越了传统认知的国界线,进入了中国主张的领海范围。这一选择极具挑衅性,因为在地理上,该区域距离中国台湾省的东海岸及几座重要城市相当近,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为保障演习进行,日本方面划定了面积达180平方海里的禁航区,并发出明确警告:在演练期间,未经允许的任何船只不得进入这一区域,其中还特别强调包括中国船只。这种霸王规定并不符合国际惯例,因此被很多人解读为恶意挑衅。对此,日本媒体也有着自己的解释,他们说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情报泄露,不过这种说法并没有起到说服作用。

不仅如此,日本政府还公开声称这次演习是其支持所谓“协防台湾”计划的重要一环。此话一出,表明了这次演习是与台海局势直接挂钩的,这比起以往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战略模糊”策略,更加显现出了明确的干预意图。



从参演力量来看,虽然日本没有公布具体细节,但结合2023年日本其他军事行动可以推测,很可能出动了海上自卫队的护卫舰和航空自卫队的巡逻机,并可能试射了正在开发中的增程型12式反舰导弹。这种导弹原射程约100多公里,日本正计划将其改进为射程1000公里左右的巡航导弹,如果他们将其部署在琉球群岛,可以覆盖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此中的危险不言而喻。

尽管这次演习是日本单方面宣布的演习,但实际上很可能有美军的情报支持和协同配合,毕竟之前“美日军事一体化”的口号不止喊了一次。



二、日本演习背后的推手

如果现在到大街上随便拉一个过路人问:日本背后的势力是谁,十有八九都会回答是美国。而近年来,美日军事合作更是达到了冷战结束以来的最高水平,两国在2022年8月澳大利亚“护身军刀”大规模联合军演结束后,立即无缝衔接在九州各地举行了持续数天的联合军演,这也是美国首次在日本举行单兵导弹实弹射击训练。

到了2023年,这一趋势进一步强化。7月,由美国和澳大利亚主导的“护身军刀2023”联演在澳大利亚举行,有15个国家参与了演习,规模空前,兵力超过3万人,派出20多艘舰艇、60多架飞机。日本在此次演习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不仅出动了“出云”号航母,还派出了专门从事“离岛作战”的“水陆机动团”,并首次在澳大利亚发射12式反舰导弹。



近年来台海局势的持续紧张,给美日军事的进一步合作提供了借口。2022年8月佩洛西窜访台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台岛周边进行了大规模实战化演训,东部战区在台岛北部、西南、东部海空域进行联合行动,检验多军种联合作战能力。日本便开始做题发挥,将中国的合理军演视作为“威胁”,并且在2023年《防卫白皮书》中大肆渲染台海紧张局势,为增加军费和扩大军事行动制造舆论。

那么,为什么日本要不惜一切代价要介入台海事务呢?这中间其实有着诸多的考量。一方面,日本约90%的能源进口需要通过台湾周边海域,所以确保“海上生命线”安全是它的核心利益;另一方面,日本部分政客抱有地缘政治野心,希望借台海问题突破战后体制束缚,实现“正常国家化”。当然还有一个不得不面对的原因,那就是日本会担忧如果两岸统一,中国在东海和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会更加强硬,他们将会讨不到一点好处。



三、各方的反应与外交博弈

日本的这次军事演习,引发了相关各方的强烈反应,形成了复杂的外交博弈局面。中国政府对日本的行为作出了严正抗议,指出台海是中国的内海,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有权在台海进行正常的军事活动以及渔业生产。中国驻日大使馆发表声明强调,日本无权干涉中国内政,更无权限制中国在台海的合法权益,警告日本“正在走向一个危险的方向,挑战和平与稳定”。



所谓先礼后兵,在强烈谴责的同时,中国军方也采取了相应的反制措施。在日本宣布演习计划后不久,中国和俄罗斯海军在日本海启动了第三次海上联合巡航任务,两国军舰组成编队向北太平洋前进,途经日本周边敏感海域。明明是同样的行为,日本防卫省官员却将此称为“公然和有意的武力示威”,并决定将中俄联合巡航写入2023年版《防卫白皮书》。如此双标的对待方式,又一次刷新了日本的下限。



那么日本的老大哥美国,对此次演习有着什么态度呢?答案就是默许支持,美国驻日大使伊曼纽尔曾公开支持日本政府增加国防预算和发展军事实力的计划。分析人士认为,日本在台海的军事动作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美国的授意或鼓励,是美国“印太战略”下遏制中国的重要一环。美国试图通过强化日本等盟友的军事能力,构建一个针对中国的“东亚小北约”,而台湾问题正是这一战略的关键支点。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国内对此次演习也有着不同的声音。有部分和平团体和学者批评政府的行为加剧了地区紧张,违背了和平宪法的精神。《东京新闻》的社论指出,日本政府以“中国威胁论”为借口不断扩充军备,可能将国家引向危险道路。然而,这些反对声音在当前日本政治氛围中处于边缘位置,并不能对政府的决策产生实质性影响。



除了这些主角外,国际上一些旁观者的反应则呈现了分化态势。澳大利亚等美国盟友对日本行动保持沉默或间接支持;而东盟国家大多不愿公开表态,担心卷入大国竞争。至于俄罗斯,则明确批评美国推动日本政府完全放弃宪法中对军事领域的限制,助长日本军国主义的火焰。从这些反应差异来看,各国在台海问题上都有着不同的考量和对华政策取向,但归根结底都是两个字——利益。

四、演习带来的深远影响

不得不说,日本的这次的军事演习对东亚安全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效应持续发酵并可能重塑地区战略平衡。从短期看,它进一步加剧了台海紧张局势,使本已复杂的问题更加敏感化。日本明目张胆地将演习与“协防台湾”挂钩,打破了他们以往在该问题上的相对克制,可能刺激其他区域外国家效仿,导致台海问题进一步国际化。从中期来看,此次演习反映了日本军事战略的重大转变。日本正从“专守防卫”转向“主动预防”,从本土防御转向区域干预,而台湾问题则成为这一转变的重要抓手。这种转变不仅影响着中日关系,也将改变整个东亚的安全架构。



对中国而言,日本的行为构成了新的战略挑战。中国一直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日本等外部势力的干预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中国可能被迫调整军事部署,加强东部和南部战区的联合作战能力,特别是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以应对美日可能的联合干预。同时,中国也将通过外交途径加大对日本的压力,如加强与俄罗斯等国的战略协作,在日本周边保持军事存在感。



在如今的紧张态势中,任何国家的一个动作都影响着国际走向,而此次日本在台海的军事活动就是全球地缘政治重组的一个缩影。乌克兰危机后,美国试图将“欧洲模式”复制到亚洲,通过挑起台海紧张团结盟友遏制中国。日本则借机推动“国家正常化”议程,谋求成为政治军事大国。

这种大国竞争的背景下,台海局势会更加的复杂多变,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唯有持续加强练兵备战,用实力去回击一切威胁和挑衅,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参考资料:

中文期刊:日本对华安全战略的调整及其影响

中文期刊:日本国家安全战略中的涉台战略调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