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获悉,天津滨海高新区3月28日召开了2025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就高新区脑机接口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天津滨海高新区党委常委、管委会副主任刘宪明指出,高新区聚焦脑机接口产业,将全力构建“成果转化—生态构建—产业集聚”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努力打造以脑机海河实验室为依托,以华苑片区为核心的“中国脑机谷”,创建未来产业先导区,合理规划、精准培育脑机接口产业,推动未来产业特色化集聚发展。3月19日,高新区脑机接口作为重点领域方向,已正式获批天津市首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天津滨海高新区召开2025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

事实上,早在2023年3月,天津市第六家海河实验室——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就已揭牌成立,支撑高新区在未来产业新赛道中取得“先手棋”。

在此期间,高新区全方位满足脑机海河实验室的科研要求、设备需要、办公诉求、产业化发展需求等,先后投入近10亿元支持实验室打造“1+1+N”的脑机接口产业载体布局。

具体来看,建筑面积达4.6万平方米的两栋科研楼主要用于实验室科研办公、小试中试、检验检测、企业孵化,是脑机接口领域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同时,高新区与实验室联合高新区优质载体打造未来产业智造基地,给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项目注册、办公场地、人才引进、培育孵化等多方面的支持,支持优质企业和项目在高新区集聚发展。此外,支持实验室与其他区域、其他单位开展共同研发、技术合作、设立联合实验室等,做强做大做优天津市脑机接口产业。

在机制创新和人才培育方面,实验室获批自主立项权,对科研项目可自主立项、自主组建科研团队,自主立项项目视同省部级项目;获批工程技术系列医疗器械专业的职称自主评审资格,正高级、副高级和中级职称可自主评审;获批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育高端人才。

在资金方面,高新区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投资模式,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海河产业基金和合盈资本共同发起成立国内首个面向脑机接口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天津市脑机产业基金,总规模10亿元,首关资金已到位,已启动投资行为,将带动更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值得关注的是,脑机海河实验室的孵化企业开天燧世,已作为基金的第一个被投项目立项。

据悉,高新区今年将进一步加快脑机接口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年预计落地10家以上企业,3个以上制造业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推动产业规模实现翻倍增长。

“2025年,高新区将继续加大脑机接口产业的投入力度,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依托天开华苑园,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未来产业高地,打造新质生产力标杆。”刘宪明总结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