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基层治理的版图中,村规民约与法治精神是不可或缺的两块拼图,它们共同勾勒出乡村和谐有序发展的美好蓝图。近日,巧家县崇溪镇羊棚村将商讨村规民约与开展普法宣传巧妙融合,为乡村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

  没有会议室的长桌,没有枯燥的条文宣读,羊棚村的村民小组代表们带着热情在草坪上你一言我一语,定下属于他们的“美丽家园约定”。

  羊棚子小组组长杨荣才提出“如何解决垃圾乱堆放”“如何保持房前屋后整洁”等问题。大垭口小组组长普发云举手说道:“垃圾乱扔需制定惩罚措施,不能惯着这种坏习惯。”镇村干部、村委班子充分听取大家意见,并带领大家对提出的问题展开激烈讨论。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各抒己见,互相指正、纠错,说到一致的意见时纷纷拍掌叫绝、点头赞同。村民朱大婶说:“门前‘三包’不能只包不落实,咱们要互相监督,必须把规矩立起来。”还有的村民提出,要倡导邻里互助,反对铺张浪费办酒席……

  经过热烈讨论,大家的想法逐渐汇聚。从环境卫生到邻里和谐,从文化建设到乡村发展,每一条建议都饱含着村民对家乡的热爱。最后达成一致约定:柴草粪土定点放,安全整齐又美观;乱扔垃圾乱糟糟,定点投放才不乱;铺张浪费不可取,高彩礼陋习要摒弃……

  这一条条贴合村庄实际、反映村民意愿的村规民约条款初步形成,每一条都凝聚着村民的智慧和对家乡的热爱。

  商讨结束后,普法环节正式登场。司法所工作人员深入浅出,将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案例,让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从婚姻家庭中的财产分割、赡养义务到土地承包经营权中的权益保障,再到常见的民间借贷纠纷处理,每一个案例都紧密联系村民的日常生活。大家纷纷表示,希望这样的“草坪会”以后常开多开,不仅可以学习法律知识,还能让他们“有话直说”,主动参与到家乡的建设中。

  这场“草坪会议”,既是村规民约的“诸葛亮会”,也是普法宣传的“及时雨”。通过民主商讨村规民约,充分调动了当地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让乡亲们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人公”;具有趣味特色的普法宣传,提升了大家的法治意识,为乡村和谐稳定筑牢法治根基。

  记者 余光 通讯员 夏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