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举断供28家企业!美方连夜后撤7000公里,五角大楼罕见发声了
风向变得那叫一个快,现在满天刮的都是东风。
就在最近,咱国家的商务部来了一记猛招,直接打在美国军事工业的要害上——28 家军工巨头被放进了出口管制的名单里,这里面有洛克希德·马丁、雷神导弹系统、波音防务这些美国军火产业链的“核心”。
这场被西方媒体叫做“东方手术刀”的打击,拿稀土、镓基半导体、石墨烯这些战略物资当武器,把美军 F-35 战机 75%的稀土供应给切断了,爱国者导弹 300 吨级的磁材年供应量也没了,就连爆震发动机高温合金、六代机雷达氮化镓元件这些“未来的战略门票”都给锁起来了。受不了咱们中方精准制裁的压力,美军现在很少见地打算战略收缩,正在安排往后撤 7000 公里。
01 中国对美反制:精准打击命脉
尊敬的读者,据美国国防情报公司戈维尼的研报,揭示了他们当下所面临的严峻现实:501 个海军武器系统因镓、锗的断供而陷入瘫痪危机,NGAD 项目的进度表被迫推迟 18 个月。
五角大楼的内部评估报告表明,重建独立稀土精炼体系需要 170 亿美元以及五代人的耐心投入。而在中国商务部公告生效之际,雷神导弹生产线已传出 40%产能蒸发的警报。
这场制裁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贸易摩擦,而是一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时间差绞杀战”。自 2018 年起,美国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将华为、中兴等上百家中国科技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切断了高端芯片的供应。
当美国商务部于 2022 年将 14nm 及以下半导体设备列入对华禁运清单时,外界认为中国至少需要十年才能够突破 7nm 工艺壁垒。然而,中芯国际通过 N+1 工艺创新,在未使用 EUV 光刻机的情况下实现了等效 7nm 制程的量产;上海微电子 28nm 浸没式光刻机完成交付测试,配套的华卓精科双工件台系统打破了 ASML 的技术垄断。
更让美国的那些竞争对手没想到的是,中国手里有好多厉害的办法,每一次被封锁,都能催生出新的生产力。
02 7000公里后撤:美军岛链体系崩塌
美国的危机感是越来越强了,他们之所以讨论选择以夏威夷 - 阿拉斯加为核心的第三岛链(离中国 7000 公里)当作新的防线,从根本上说就是“拿空间来换生存”的没办法的选择:中国最新的第六代战机(歼 - 36)试飞成功了,作战半径超过 3000 公里,能从本土把整个西太平洋都覆盖住。再配上鹰击 - 21 导弹(射程 1500 公里,速度 10 倍音速),火箭军的东风 - 26 导弹(射程 4000 公里)更是能直接覆盖关岛基地。
这种“近 - 中 - 远”火力网的搭建,让美军传统的岛链防御体系变得特别脆弱——有智库进行推演显示,在冲突爆发后的 72 小时内,第一岛链的军事设施损毁率能达到 90%。美军的航母在第一、第二岛链(从日韩到关岛)已经没有安全的地方了。
这种技术上的代际突破,逼着美军加快推进 B - 21 轰炸机等项目,但是格鲁曼公司生产线的收缩,还有关岛“不沉航母”神话的破灭(反导系统对东风 - 26 的拦截率还不到 5%),都反映出美国军工复合体没法跟上中国“技术 - 战术”更新速度的结构性难题。
就像 055 舰队在珊瑚海(二战的转折战场)的航行所表现的那样,这支装备了鹰击 - 21 高超音速导弹、全球规模最大的万吨驱逐舰编队,仅仅用了五年时间,就从试验舰发展成了常态化巡航关岛的主力,太平洋的力量平衡已经出现了没法改变的倾斜。
03 拳头硬好说话
尊敬的各位,当五角大楼发言人莱德公开表明“美国无意进行军备竞赛”,当美军的论文中频繁出现“战略忍耐”“风险管控”等词汇时,世界已然清晰地看到了风向的转变。
这场博弈所揭示的,不单单是军事技术的差距,更是发展模式的优劣之分——中国凭借举国之力突破“卡脖子”的领域,而美国却深陷于军工复合体利益的绑架以及党争的牵制之中。
在未来的十年,第三岛链或许会成为美国“印太战略”的最后心理防线,而中国将会持续凭借“技术爆发 - 产业升级 - 战略反制”的正向循环,书写大国崛起的有力篇章。正如网友所说:“当您的导弹能够覆盖夏威夷,太平洋自然会风平浪静。”这便是“拳头硬才有话语权”的新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