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大棒即将落下,美国的这俩盟友终于慌了,不约而同找上中国,要主动和中国谈谈已经被搁置了10多年的项目。临阵倒戈,特朗普这回真伤了盟友的心。
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
日前,就在特朗普宣布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加征25%关税的前两天,中日韩三国经贸部长在首尔举行五年来的首次高级别会议,宣布重启经济对话并加速推进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这场看似巧合的“时间差”,实则是日韩在美方单边主义压力下的“经济自救”。
再有两天,特朗普的汽车关税以及对等关税政策将如期进行。对于汽车关税可能会给盟友和美国消费者造成的巨大压力,特朗普用“毫不在乎”5个字进行了回应。他表示,他关心的是,在汽车关税实施后,会有更多的人购买美国制造的汽车。
特朗普的这5个字彻底寒了日韩的心,尤其是日本。在石破茂承诺对美投资一万亿美元,并且决定不对美国进行关税报复后,特朗普仍然没有手软,翻脸无情。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日韩而言无异于“经济地震”。
工人正在组装汽车
日本对美汽车出口占总出口的近三分之一,韩国对美汽车出口占其总出口的近一半。汽车关税将导致日本车企利润缩水200亿美元,韩国GDP可能下降0.2%。丰田、现代等车企股价暴跌,市值蒸发165亿美元,凸显市场恐慌。
此外,汽车业直接关联日本500万、韩国140万就业岗位。若出口受阻,失业潮可能引发社会动荡,正如首尔市民担忧“现代汽车若倒下,韩国经济将崩盘”。在这种情况下,日韩当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另一个救命稻草,那就是中国。
话说回来,中日韩自贸协定这事,早在2013年就开始商讨了,距今已经过去了10多个年头,期间一直没有达成一致。如今日韩再次找上中国,重提往事,有分析认为,这既是应对危机的权宜之计,更是区域合作的必然选择。
韩国现代汽车总裁与拜登
尽管这两年,不论是日本还是韩国,在政治外交方面都与中国存在不小的分歧,但是在经济方面,中日韩的相互依赖程度相当高。就拿特朗普下手的汽车行业为例,中国拥有庞大市场和制造能力,日韩拥有精密零部件。若三国合作,可在电动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形成“技术—制造—市场”闭环,减少对美依赖。
若三国自贸协定达成,预计将拉动中日韩GDP增长,并形成全球最大的制造业集群。而美国想要日韩在围堵中国上尽心尽力,却在关税问题上背刺盟友,这种“安全靠我、经济坑你”的双标,加速了盟友的离心倾向。
中日韩外长会议
不过,对于中国来讲,这既是个机遇也是个挑战。如果能和日韩在经贸合作方面达成一致,就可以实现“报团取暖”,共同应对特朗普的经济施压。另一方面,加强与日韩的经贸交流,可以使中国在外交谈判中获得更多优势。
当然,由于外部面临美国施压,内部利益存在冲突,中日韩三方最终能否达成一致,还面临考验。日媒在报道中,将中日韩的此次合作称为中国瓦解美日韩同盟之举,这也能看出,日韩此时与中国的“紧急握手”,恐怕只是无奈之举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