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政治斗争正在白热化,除了尹锡悦外,朴槿惠、文在寅都被牵扯其中。

日前随着李在明被改判无罪,尹锡悦的情况正越来越不乐观。

关键时刻文在寅也被传唤,共同民主党“栋梁”即将倒塌?

30多万人走上街头抗议,执政党的“中国牌”还有用吗?



韩国总统尹锡悦已经被拘留所释放,现在在家等待弹劾宣判的最终结果。

虽然只需要一轮表决,但这件事的走向越来越离奇,从3月中旬推迟到3月下旬,然后又到3月末。

28日多家韩媒表态,因为宪院一般不会选择周一或周二宣判,所以宣判日期可能被推迟至4月。

此时距离韩国几名大法官离任已经只剩下20天时间,韩国媒体纷纷质问仅是一个普通的表态,为什么宪法法院要故意迟滞如此之久?

如果一直如此拖延到4月下旬的话,那么局势天平将迅速转向执政党。

因为8名大法官需要6人通过表决,尹锡悦才能被罢免。

4月中旬人事变动之后,那么剩下的6票就需要“全票通过”,尹锡悦才能被弹劾下台,难度提高了好几倍。

之前还传出,执政党们正在“猛攻”宪法法院几名高官,挖掘他们的黑历史和对其拉拢或胁迫,让他们改变弹劾立场。

所以留给李在明的时间不多了,虽然他二审刚刚改判无罪,但共同民主党内的大员文在寅又出事了。



28日全州地方检察厅宣布传唤文在寅,在这之前他的女儿文多惠被指控涉嫌收受贿赂。

这次传唤有两个不同寻常的地方,其一是文件显示文在寅已经身背“涉嫌受贿指控”,现在不再是调查状态了。

他的前女婿徐某在一家航空公司任职,结果调查认为徐某“没有相符合能力”而担任高层职位,明显是不正常的。

由此变为徐某的妻子、文在寅的女儿受贿,紧接着这把火就烧到了他的身上。

当前文在寅身背指控的情况下,很有可能被徐某牵连入狱。

其二是这次调查目标指向不是文在寅一个人,而是共同民主党。

因为调查中还牵连到了该党前议员李相稷,他也被指控“为没有航空界工作经验的徐某提供岗位”,最终帮助受贿。

如果真的被办成了铁案,第一个问题就是共同民主党这个党派名声完全烂了。

该党派议员们群起抗议这种“政治猎巫”行为,并警告尹锡悦政府如果认为这样就能转移民众对现政府的不满,那真是“大错特错”了。



在文在寅被传唤之后不久,韩国国内立刻爆发了两场示威。

3月29日的光化门举行的集会中,支持韩国进步派(以共同民主党为首)的民众预计超过30万人,现场人山人海。

而支持以国民力量党为主的“拯救韩国”保守派集会只有寥寥数万人,从各个方面来看尹锡悦政党都已经是“大势已去”了。

这次就算是他本人侥幸躲过弹劾,未来韩国的选举中国民力量党看起来也很难完成翻盘行动。

至于尹锡悦被边缘化的原因,说到底还是经济不行。

韩国民众最看重的并不是“良好形象”,而是过去几年一团糟的经济状况。

尹锡悦“一边倒”亲美和周边国家贸易额走低,加上全球封锁的政治环境,加剧了贫富分化。

韩国最近3年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通胀压力持续攀升。



在社会领域,保守派政府对女性权益、新闻自由的压制引发广泛不满,2023年梨泰院踩踏事故的问责争议更成为导火索。

进步派批评尹锡悦政府“将国家治理等同于政治报复”,通过检方调查打压异己。

这次戒严事件发生之后,刚好又将“独裁倾向”的帽子戴了起来。

所以国民力量党已经腐化到了骨子里,很难得到民众根本性认同,即便是尹锡悦被释放也是如此。

在弹劾案最后的节点上,国民力量党还打出了他们的杀手锏“中国牌”,试图扳回局势。

首先国民力量党在1月到2月的集会中,鼓动人群举起“中国干涉韩国大选”等标语,试图将责任往中国身上扣。

右翼媒体刻意放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参与,炮制谣言引发了中方严正抗议。



其次韩国最近炒作“领土主权”问题,声称中方在苏岩礁地区建立起“不明建筑物”

韩国当局还主动策划了一起所谓“近距离考察”却被中方“阻止”的戏码,煽动国内情绪。

原因很简单:李在明是韩国立场比较中立的政客,之前多次提及韩国需要在中美之间“找平衡点”

如此煽动造谣,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尹锡悦。

值得注意的是,有人提醒现阶段韩国为了保住尹锡悦的总统职位,会更加不遗余力抹黑中国。

中国驻韩大使馆已发布安全警示,提醒公民避免参与政治集会。

尹锡悦政府的外交政策高度依赖美日韩同盟,其“价值外交”本质是将韩国安全绑定于美国战略框架,走上反华路线。

在此背景下,渲染“中国威胁”既符合美国印太战略需求,也能强化韩美日三边合作。

但此举带来的问题就是韩国经济必然越来越恶化直到民意崩溃。

说到底国民力量党爆发危机的根源还是经济问题,再怎么拿中国当挡箭牌也掩盖不住内在矛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