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国副总统万斯的未经邀请强行登上丹麦自治领地格陵兰岛,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万斯声称美国需要确保在北极的领导作用,并鼓吹格陵兰岛转而选择美国的“安全保护伞”。这一举动遭到了丹麦方面的强烈反对,而美国总统特朗普更是威胁,如果丹麦不将格陵兰岛卖给美国,就不排除动用武力。俄罗斯总统普京对此发表评论,指出美国的威胁绝非虚声恫吓。那么,特朗普为何如此执意要夺取格陵兰岛呢?
格陵兰岛,这个面积216万平方公里的全球第一大岛,80%的面积被冰雪覆盖,冰层之下却蕴藏着极为可观的资源。石油、天然气、金、铜、锌等矿产资源,特别是稀土资源总量丰富。因此,格陵兰岛有“世界矿藏聚宝盆”的美誉。在全球能源需求日益增加的当下,这些资源储备无疑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实际上,特朗普要把格陵兰岛收入囊中的想法由来已久。在其首个总统任期内,美媒就披露,特朗普多次向顾问咨询美国能否购买格陵兰岛。2019年8月,特朗普向媒体证实,美国有“购岛”意向。去年12月底,特朗普宣称出于对美国经济安全的考虑,拥有和控制格陵兰岛是绝对必要的。他还威胁称,丹麦政府应放弃对格陵兰岛的控制权,否则他不排除使用军事或经济胁迫手段。
近年来,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冰川消融加剧,仅2019年夏天就出现两次大规模的冰层融化,这让格陵兰岛的自然资源开放变得更为可行。有网友脑洞大开,戏谑特朗普“购岛”意图—买下格陵兰岛,坐等冰川全部消融,自然宝藏尽收眼底。其实,特朗普对格陵兰岛的觊觎并不仅限于资源和经济层面。格陵兰岛,位于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西邻北美大陆,东望欧洲,是控制北冰洋进出大西洋的咽喉要道,可谓“通两洋,瞰两陆”由于北极是高纬度地区,是名副其实的战略制高点,且极具军事价值。
格陵兰岛距离美国本土2000公里,距加拿大仅有数十公里,是监控俄罗斯北方舰队的天然前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层不断融化,北极航道逐渐成为国际航运的重要路线。控制格陵兰岛,就意味着掌握了北极航道的关键节点,从而在全球物流体系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此外,格陵兰岛还是监控俄罗斯北方舰队的天然前哨,对美国的军事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的野心并不仅限于格陵兰岛。他曾多次表示,出于经济安全的考虑,不排除通过军事或经济胁迫手段夺取巴拿马运河,并扬言要吞并加拿大。这些言论无疑暴露了美国单边主义的行径和对国际规则的漠视。特朗普试图通过极限施压,为美国争取更有利的交易条件,无论是逼迫加拿大达成有利于美国的新贸易协议,还是扬言夺取巴拿马运河的运营权,亦或是威胁丹麦政府使用武力夺取格陵兰岛,都是凭借霸权地位对他国进行“极限施压”的手段之一。
然而,特朗普的这些行径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巴拿马政府拒绝向美国交出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丹麦政府和格陵兰岛自治政府反应更为强烈。格陵兰岛自治政府总理埃格德批评万斯的登岛是“极具攻击性”的,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称美国的行为是一种 “不可接受的施压”,并重申格陵兰岛“不会出售”,格陵兰人也不愿成为美国人。格陵兰岛居民也普遍反对成为美国的一部分。他们担心,一旦格陵兰岛被美国控制,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自主权将受到严重威胁。
面对美国的咄咄逼人,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评论,称美国的威胁绝非虚声恫吓。他指出美国对格陵兰岛的觊觎绝非是虚声恫吓,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他指出,早在19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就曾研究过吞并格陵兰岛的可能性。虽然当时未能成功,但美国从未放弃对格陵兰岛的野心。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副总统强行登上格陵兰岛以及特朗普威胁动用武力,不仅违反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也损害了美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和信誉。美国作为世界大国,应该秉持相互尊重、一律平等的原则,通过和平、合作和对话来解决分歧和争端。而不是通过威胁和胁迫手段来追求自身的利益。普京的评论反映了俄罗斯对美国单边行动的担忧和警惕。未来,无论特朗普最终能否成功开疆拓土,他的每一句话,都让美国越来越不像是一个世界领袖,而是更像“黑帮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