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认为更年期就是情绪的变化,甚至会认为更年期的女性就代表了暴躁易怒、不那么通情达理的形象,因此女性本人也不愿意去接受。”

2025年,全球预计有超10亿女性绝经。然而,由于对更年期的缺乏认知和种种误解,许多经历着更年期的女性都选择默默忍受,不愿意说出自己的不适与痛苦。针对这种现象,《更年期,不是忍忍就好》的作者珍西·唐恩在采访多位专家和权威人士后,在书中大方且幽默地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关于更年期健康的真相与诊疗信息,帮助读者更好地面对更年期,舒适进入人生下半场。

这一期的咏读计划便是从这一本书出发的讨论。为此,我们特别请到了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医生、《更好更年期》作者陈蓉,分享从专业角度出发的知识与建议。正巧,咏梅老师和陈蓉医生都处于她们的更年期阶段,因此能深切地体会到更年期女性所经历的变化与困扰,从而也更加明白在这个人生阶段所需要采取的行动——更年期,不是忍忍就好!


01 更年期的症状与困扰

咏梅 您看了《更年期,不是忍忍就好》之后,有没有想到特别相似的情况?比如说,大家对更年期闭口不谈,觉得这是一件令人尴尬和羞愧的事情。

陈蓉 我记得作者写,当她夜里睡不好觉,她突然想起她已停经一段时间,她便想,我是不是怀孕了?这让我想到了我的一些临床病例。我也碰到过这样的四十几岁的女性,生理期没来,便以为是怀孕。昨天我还看到了一个新闻,一个28岁的姑娘的妈妈说自己已经到孕晚期了。她以为到了更年期就是要绝经了,结果又迎来了一个孩子。

我在门诊见到很多女性,她们真的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很恐慌,以为自己得了很大的病。

看了这本书,我一个很大的感触是,更年期是不被重视的。在全世界都是如此。我们和全世界的绝经管理的专科医生们有定期的学术交流,但在学术交流的时候,大家都是努力地呈现已经做了什么。我没有想到像这本书叙述的这样,在一个医疗资源充分、医疗体系也很完备的国度,关于更年期的医疗,关于更年期的社会支持、社会教育,依然是有所欠缺的。

咏梅 是的,对更年期的认知,在社会中还是没有什么位置。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了一些关于更年期的讨论,许多是亲历者自己的感受。我自己很早就开始想自己什么时候到更年期,以及我更年期了会怎么样。我现在是更年期第三年了。我是有经前期综合征的,几十年来一直有这个困扰,所以我其实很盼望着有这一天的到来,那样我就可以结束经前期综合征的困扰了,所以我心中并不惧怕。

陈蓉 咏梅老师,您当时的经前期综合征主要的表现是什么?

咏梅 潮热、情绪不稳定、烦躁,还有疼痛什么的。

陈蓉 有一些情况随着更年期到来会缓解,比方说痛经的问题。但您刚才提到的经前期综合征,恐怕不太容易随着更年期到来而不受其困扰。我还是想听听您到更年期以后这些症状的情况。

咏梅 我有睡眠的问题。我看到书上说,进入更年期后,心脏问题对女性是头号杀手,会有心脏不舒服的感觉。我最严重的是脑雾、潮热,还有抑郁的情绪、烦躁,我也有关节痛。

我在读《更年期,不是忍忍就好》的时候,发现书中说到,指甲变脆,也是症状之一,我也会有。我弹吉他,指甲总是会断掉,我就感到很奇怪——这是为什么?缺钙吗?我就补钙。后来我才发现,噢,原来是更年期带来的。还有很少人会经历的蚁走感,它像蚂蚁一样在你皮肤上爬,这种感觉真的是很痛苦。

书中也说到,很多女性都因为不去了解而不去治疗。但我了解到,在更年期的后期,你的潮热、心脏等问题,如果不及时治疗,它会影响到你的老年生活质量。


《伦敦生活》

陈蓉 是这样的。我听下来,您的更年期还是过得比较辛苦的,有非常多症状的困扰。而您刚才提到的大部分症状,女性或多或少都会体验到其中的一些。我其实跟您某种程度上是相似的,我大概从22年5月开始有比较明显的问题。我的症状总体比您少一些,但也给我造成了很多的困扰。

其中一个突出症状就是乏力。 我觉得我原来是一个元气满满的人。上级交给我任何一个任务,我会尽我的努力在第一时间完成,大不了就晚上稍微熬一会儿夜嘛。原来我可以熬到两三点,精力很好,睡眠也很好,第二天补一觉就恢复体力了。但是到这个阶段我会发现自己很乏力。乏力到什么程度呢?下班回家以后,我先要在沙发上坐很久,而且有两回我在沙发上坐着,不知不觉就睡着了。伴随乏力而来的还有拖延症。我不像原来那么有干劲了,我会压到最后一刻再去做。

同时还有骨关节的疼痛。 经常是在夜深人静之时,我准备入睡了,突然觉得,肌肉有一点疼,或者这个关节、膝关节或者是脚后跟,有一些不适。

这已经不仅影响了我的生活,还影响我的工作了。所以我在22年10月开始采用绝经激素治疗。治疗以后,没有多长时间,我觉得过去的自己慢慢地又回来了。

说到这里,我很想问一下咏梅老师,您刚才提到今年已经是在您更年期的第三年,您的各种症状是越来越重了,还是存在好转的倾向?到目前为止,咱们有采取什么治疗措施吗?

咏梅 我现在是在好转了。潮热的情况有了很大的好转。脑雾依然比较严重。我的很多方面和《更年期,不是忍忍就好》的作者特别像,她说她潮热的时候,身体像着了火似的。我也是,这两年到夏天的时候,我都要去凉快的地方,在北京是没有办法待的。我觉得身体真的是要着火了,又不能吹空调,因为它除了有热的症状,还会有冷的症状,忍受不了空调的冷气。

陈蓉 突然发现,作为一个恒温动物,我们对外界的温度已经不能耐受了。

咏梅 是的,我想到了是跟更年期有关,但是我也不知道怎么去解决它,所以只能跑到凉快的地方,哈哈。


《出走的决心》

02 为什么大家闭口不谈更年期?

咏梅 我很好奇,为什么更年期这件事情大家都不聊呢?

陈蓉 许多人认为更年期就是情绪的变化甚至会认为更年期的女性就代表了暴躁易怒、不那么通情达理的形象,女性本人也相对不愿意去接受,所以大家就越发不愿意来提这个话题。

但更年期对我们女性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是对当下的生理症状和心理症状的影响。我本人体验了几个月,我个人觉得它的一些症状已经对我的生活质量、工作状态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第二是,更年期实际上是很多疾病的萌芽的阶段。在更年期的阶段,你去体检,很容易就会发现,哇,我的血脂开始一年一年往上涨。我们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这个指标,也一年比一年高了。如果你不去管它,高脂血症、血脂异常或者糖尿病,都有可能会来找我们。

还有一些变化,通常的体检都不太会检查,实际上也在发生。到了更年期,我们的骨质、我们的钙在快速地流失。骨质疏松症当中有一类,叫 Ⅰ型骨质疏松症,又叫做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在女性绝经以后会突然爆发式地增长。女性到了 65 岁左右的时候,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会超过50%。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实际上是骨折,而我们一旦骨折以后,我们的身体行动自由就会受影响。如果是髋部骨折——我们也把它叫作人生中的最后一次骨折——对一般的老年人会有很大的影响。对于超高龄的老人,如果髋部骨折,一半左右的人可能会因此在一年以内而死亡。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五十岁左右,我们很多脏器发生恶性肿瘤的风险开始增加。所以在更年期阶段,我们就要加强做体检。因为这些恶性肿瘤的增加,一方面是跟年龄增长直接相关,但也有一些肿瘤是跟更年期的激素紊乱相关的。更年期阶段,很多女性会出现月经紊乱,许多人会觉得,乱就乱吧,反正有一天月经就停止了,就没事儿了。但是实际上,如果乱的时间过长,它可能会增加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甚至是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所以,更年期真的是我们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时间点。我们要学会关爱自己。年轻的时候我们去打拼,去努力创造更好的未来,到更年期阶段,我们应该学会照顾自己的身体。

咏梅 对,很多人像我一样,形成认知比较晚。

陈蓉 没事,不晚,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坠落的审判》

03 对更年期女性的建议

咏梅 《更年期,不是忍忍就好》的作者提供了自己在就诊和采访医生过程中的许多建议。我想请您也分享一些来自专业医生的建议,比如说,更年期的女性可以做点什么?她周围的人可以做点什么?

陈蓉 作为一个正在处于更年期的女性,我觉得我们的第一件事应该是正视它,而非假装它不存在。

第二点就是,我们意识到更年期的存在了,要想办法,从不同的方面应对它。我们可以从饮食、运动、心态的调整,还有知识的学习这些方面入手。

更年期的心理影响也十分重要。就我自己来说,更年期对我还有一个很大的影响——我的体重的变化。我从高中毕业到更年期之前,几十年间体重保持得非常稳定,但进入更年期以后,我突然发现,我的体重不好控制了,腰围变粗了。这样的体型、体态的变化实际上也会导致一些自我否定。所以我自己找了一个办法。我开始跑步了。我一开始跑得很慢很慢,但坚持跑下来之后,我发现光跑步这一件事就可能给我带来很多积极的改变——我不那么疲惫了,跑完步我反而精力更充沛了。然后,我会发现,我自己可以做的事情是很多的。

除了自己做的一些事情,我觉得还有一件事很重要,就是要学会和周围的人寻求帮助。一些姐姐或者妹妹有很好的有关更年期的心得体会、丰富知识,我们不妨一起聊一聊。说完以后,我们会发现,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大家都在经历这个阶段。这样,大家也能好过很多。


《一个唱,一个不唱》

如果通过这些力量,更年期的问题还没有得到缓解,我鼓励大家走进医院寻求医疗的帮助。更年期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它本身不是病,但是它确实会带来很多症状的困扰。为了它走进医院是值得的。

咏梅 说到走进医院这方面,您能多谈一谈吗?据说激素治疗似乎是最有效的,但很多人对激素怀有恐惧,逃避这种方式。您能不能给大家讲一讲专业知识?

陈蓉 一说到激素,很多人会有一种天然的恐惧。但我首先要强调一点,激素是统称,它的英文名字叫Hormone,一些翻译会直接音译成荷尔蒙。翻译成荷尔蒙以后,很多人对它的接受度就高了很多。

什么叫荷尔蒙?什么叫激素?它是身体里一些微量的物质,由内分泌腺体分泌,不通过管道来发生作用。激素有好多种,跟更年期相关的激素疗法,实际是以雌激素为核心的。雌激素是由我们女性特有的器官——卵巢——分泌的。到了更年期,这个器官不工作了,衰退了,分泌的雌激素不够了。因此,激素治疗的逻辑其实特别简单,这种激素缺了,我就给你补上,你这种激素过多了,我就给你抑制下来。

这个疗法诞生于 1940 年,于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七八十年代逐渐广泛应用。大家逐渐发现它对治疗更年期各种症状有很重要的作用。这种疗法也走过一些弯路,但并不是指它疗效不好,而是因为疗效太好了,把它当成了青春不老药,开始滥用,这就麻烦了。而且那时对激素治疗的理解比较片面,关注到了更年期雌激素不足,但是没有意识到不能只用雌激素,还需要孕激素等等一起综合来治疗。

正是出于这样的一些历史渊源,这种疗法跌跌撞撞,但到今天已经经历了 80 多年,我们对这种疗法是越来越有信心了。所以,如果我们在更年期阶段遇到了一些症状的困扰,不论是躯体的症状还是心理的症状,我们都可以去找更年期管理的医生。

咏梅 谢谢您的分享。我之前因为脑雾、记忆力衰退,一直很担心会得阿尔兹海默症,但后来在这本书中读到,只要寻求正确的帮助,在更年期结束了之后,它是可以慢慢恢复的。

而且,今天听陈蓉医生分享了这么多专业的信息,我完全没有恐惧了,也减少了更年期的焦虑。只要拿出时间来,走进医生的门诊,我可能就会获得更多的自由了——我身体上的自由,我身心的健康,老年的保证。

陈蓉 我觉得,更年期真的离我们很近很近。我们应该去正视它,既不忽视它的影响,也不惧怕它的影响。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分享,通过医生的适当的帮助,更年期可以变成人生中很特殊的一个里程,在此期间,我们可能重新会迎来新的成长、新的进步。

更年期不可怕,未来可以更美好。

【相关书籍】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幽默讲述更年期的笑与泪

潮热、失眠、变胖……

揭开更年期真相,提供舒适进入人生下半场的实用指南

迎战无知与偏见的勇气之书,多家外媒推荐更年期必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