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加纳特马港外海域上演惊魂一幕:七名武装海盗持枪登船,挟持全体船员三小时后,绑架中国籍船长、大副及工程师扬长而去。几内亚海域海盗异常猖獗,中国商船多次成为其袭击目标。有网友不解:海盗不惹美俄印,为何偏偏要针对我们?
01 神出鬼没的几内亚海盗
据悉,海盗选择在傍晚5点53分作案。控制全船后,他们没收了船员通讯设备,切断对外联络渠道,将三名技术骨干单独劫持。遗憾的是,因海上信号覆盖较弱,船员只能迟到靠岸后才报告。
从其作案手法看,海盗显然是老手。因为船长掌控航行权限,大副负责货物安全,工程师维系机械运转,三者被绑将直接瘫痪整船运营,极大提高了勒索筹码。
事件发地加纳海域,正位于臭名昭著的“海盗金三角”——西非几内亚湾,是海盗劫持、绑架船员的高危水域。据统计,几内亚湾水域在2023年发生22起海盗事件。
与索马里海盗的“散兵游勇”不同,几内亚湾海盗多为跨国犯罪集团操控,其绑架行动常与武器走私、石油盗窃勾连。尼日利亚“尼日尔三角洲解放运动”等武装组织,甚至将劫持外籍船员作为政治要价工具。
海盗之所以如此猖狂,与加纳的安保水平也有一定关系。加纳海军至今未配备专业反海盗舰艇,沿岸的雷达覆盖率较低,使得海盗可轻易渗透至“安全区”作案。
02 海盗惧怕美俄印不敢下手吗?
对于刀尖舔血的强盗们来说,只要有利益,哪里会管你是哪国船只。客观上,几内亚海盗对美俄印商船袭扰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如下:
1、美军和俄罗斯在该区域的军事存在,对海盗起到了一定震慑作用。
美国非洲司令部(AFRICOM)在圣多美建有永久基地,常态化部署P-8巡逻机;俄罗斯2022年起与几内亚达成港口使用协议,实现军事存在前移。这种战略支点的存在,使海盗组织主动规避相关国家船只。
2、印度与该地区多国建立了联合巡逻机制。
印度本身的军事实力与美俄自然无法相比,不过其通过"环印度洋联盟"与尼日利亚、加纳等国建立联合巡逻机制,使得其商船可获得当地海军72小时护航。
3、美俄均使用了一定的规避风险手段。
美国在该区域活动的大部分商船注册在利比里亚、马绍尔群岛等"方便旗"国家,客观上模糊了船籍识别。而俄罗斯油轮多采用北极航线规避高风险区,从而降低了遇袭概率。
03 几内亚海盗真的不怕我们吗?
实际上,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大大提高,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也与日俱增。但是,海盗毕竟不是官方组织,其组织和行动均具有一定隐秘性,且因为各种原因,不适宜对其展开大规模清剿行动。
中国商船多次遭劫的原因,需要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
1、中国在几内亚湾的航运密度位居全球前列,密集的航线网络使商船暴露概率显著高于其他国家。
2、相比欧美航运公司普遍配备武装安保团队,中国商船更多采用非武装防御。发生意外时,主动出击和防卫的条件有限。
3、中国船东平均赎金支付周期比欧美快,从而给外界产生"易得手、回报快"的市场信号,促使海盗形成目标偏好。
04 我国法律该如何反制海盗?
尽管犯罪行为发生在公海,但依据我国《刑法》第9条规定,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境外实施的严重犯罪,或针对中国公民的犯罪行为,我国司法机关均享有管辖权。
在此次事件中,海盗的行为已经涉嫌构成绑架罪,若造成人员伤亡还可适用故意杀人罪。对于这些胆敢侵害中国人的罪犯,可以对其进行全球通缉,杀一儆百。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反外国制裁法》已赋予我国对境外侵害公民权益行为实施冻结资产、驱逐出境等反制措施的权力。
若查实涉案海盗与特定组织存在资金链联系,我国可联合西非国家等启动“黑名单”制裁,切断其国际洗钱通道。
05 面对挑衅,我们绝不手软
我国企业赴高风险地区作业时,必须摒弃“廉价安保”思维。船舶应强制安装防弹安全舱、激光眩目器等主动防护装置,而非依赖落后的铁丝网防护。
中国参与的亚丁湾护航编队主要部署在东非,与西非存在3000海里的防卫真空区。因此,我们可与西非国家建立情报共享机制,推动组建联合护航编队增强军事存在和威慑。
用司法重拳震慑犯罪,让海盗对中国有敬畏之心。2016年我国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对缅甸劫持中国船员案主犯发布红色通缉令,最终11名罪犯被引渡受审,此类成功案例理应成为常态。
06 结语
令人欣慰的是,2023年3月中国已经与喀麦隆签署合作协议,计划在克里比港建立补给基地,标志着反海盗策略从被动防御转向前沿存在。这种转变或将重构几内亚湾的海上安全格局,为中国商船的海上通行提供更大的安全保障。
当海盗的枪口对准中国公民时,就不再是单纯的治安案件,而是对国家海外利益保护能力的终极拷问。唯有以雷霆手段斩断黑金链条,以钢铁防线筑牢海上长城,方能让五星红旗成为远洋工作者最坚实的护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