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30日,川普对NBC表示,当俄罗斯总统批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合法性时,他对此“非常生气”和“恼火”,谴责这 “没有说到点子上”。
川普威胁, “如果俄罗斯和我无法就停止乌克兰流血事件达成协议,而且如果我认为这是俄罗斯的错,虽然可能不是,但如果我认为这是俄罗斯的错,我将对所有从俄罗斯出口的石油征收25%的二级关税。”
“也就是说,如果你从俄罗斯购买石油,你就不能在美国做生意了。”
川普还表示:“如果双方没有达成停火协议,对俄罗斯征收关税将在一个月内实施“。
另外,川普表示,“普京知道我很生气,但我与普京关系很好,如果他做对了,我的愤怒很快就会消散。”
川普表示,两人计划本周再次对话。
总体上,川普在上个任期和普京 打交道时都游刃有余,可以以美国的国力对对方施压,但这次在斡旋战争上,川普因为杠杆 筹码不多,所以总体上这个表现有点气急败坏。
此前,普京呼吁在联合国的监督下乌克兰进行选举,成立一个“过渡政府”并以东帝汶和前南斯拉夫为例, “这是为了举行民主选举,产生一个有能力、受到人民信任的政府,然后与他们开始就和平条约进行谈判。”
虽然俄罗斯领导人称赞 “我认为,美国新当选的总统出于多种原因真诚地希望结束冲突”。
不过,美方迅速驳斥此提议,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明确表示,乌克兰的治理应由其宪法和人民决定。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强调乌克兰拥有合法政府,应受到尊重。
乌克兰外交部发言人赫尔希·蒂赫伊回应俄总统这一提议时反唇相讥,建议在俄罗斯设立联合国主持的临时行政当局,管理俄罗斯,建议从西伯利亚的贫困城市沃尔库塔开始。
“这一提议将实现对俄罗斯的联合国临时治理”,除了普京之外任何治理方式都会让俄罗斯人受益匪浅。
乌克兰总统顾问德米特罗·利特文嘲讽回应称,“也许应该吃点药来激活大脑活动,假设这些药对他还有点作用的话。”
这种嘴仗几乎没有任何意义,旨在互相否定对方是合法政权,当然,也是藉此希望在川普的斡旋停火方面,提高自身谈判优势的筹码。
当然,和以往不同的是,针对本来川普就不太认可的多边谈判,俄罗斯提出由朝鲜和金砖国家加入斡旋。此举当然旨在强化俄罗斯的不孤单。这固然被挺乌者视为俄罗斯无心停火,但另一方面,因为战场上有优势,自然也是俄罗斯希望予取予求。
3月28日报道,泽连斯基总统表示,他愿意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就解决乌克兰冲突问题进行直接谈判。 “我愿意进行任何形式的谈判。”此前泽连斯基也有这种表态,但现在似乎是要甩开川普的意思。
另外,泽连斯基表示,乌克兰不会接受与美国的新矿产协议,因为这会危及乌克兰加入欧盟,“乌克兰宪法明确指出,我们的路线是走向欧盟……我们有非常重要的改革和相应的措施。”
他说: “任何可能危及乌克兰加入欧盟的事情都不能被接受。”
欧盟也帮腔称,“需要从乌克兰和欧盟关系的角度,特别是入盟谈判的角度来审视这一协议“。
目前来看,川普已经失去了斡旋乌俄战争最佳窗口机会,这个窗口就是2月28日顺利签署完矿产协议。
川普手中的牌实际不多,因为其不可能像是拜登政府那样继续推出援乌法案,而拜登政府所剩余的援助余额,哪怕一股脑援助乌克兰,因为金额即将告罄,也无法形成对俄罗斯的某种短期战场优势。
当然,俄罗斯自然也明白川普牌不多,川普的另一张牌是沙特等国的石油增产,打压国际能源价格,从而减少俄罗斯的能源收入,但这一张牌需要一定的时效才会有威力,所以川普才威胁对俄罗斯进行次级石油出口制裁。
目前川普无力迫使俄罗斯走上停火谈判桌,是泽连斯基希望看到的,因为他和欧盟的希望是用尽各种手段让川普政府继续像是拜登或者不弱于拜登的那种援助,继续这场他认为可以耗尽俄罗斯最后一滴血的战争,从而主导这场战争的主动权。微妙的是,普京总统可能也是这种心理,利用目前乌克兰战场上的优势,占领更多领土,巩固既有成果,进一步推进战场上得不到谈判桌上也得不到的优势。
但从川普团队和这个任期川普的战略中心转移印太来考量,那相当于让美国困于乌克兰和欧洲,就像当年美国困于中东和阿富汗那样,实际上,在目前川普的战略中心中,巴拿马运河,格陵兰,哪怕加沙战争,都要比乌克兰重要。
虽然泽连斯基已经用白宫争吵和矿产协议方面的拖字诀,让川普的斡旋不可能顺利,从而增加让川普继续拜登援乌态势的可能性——如果川普政府最终认为放弃乌克兰对美国利益损失极大的话,但这个可能性对川普政府,微乎其微。
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川普干脆就撒手不管,或者干脆冷藏这场战争的可能性,因为目前的欧洲可能都不是川普政府的战略中心,更不要说乌克兰。对川普和普京的较量而言,川普固然没有太过合适的杠杆,另外,当川普连高度依赖美国援助的乌克兰都无法影响时,自然对俄罗斯的影响也没有太多。
当然,黑川者会嘲笑川普被打脸了,但乌克兰平民却是这种嘲笑的最大代价,从都是普通人的角度考量,我不认为川普有什么值得嘲笑的。还是那句话,在我看来,美国的援助是乌克兰不至于陷入最坏局面的保证,从现实来看,泽连斯基本人至少不认为这样。因为他已经在欧盟和美国之间选择了前者。